-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南二叠纪末深水硅质海绵骨针灭绝模式和灭绝过程.pdf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12 期 : 1533 ~ 1542
SCIENCE IN CHINA PRESS
华南二叠纪末深水硅质海绵骨针灭绝模式和灭绝
过程
*
刘桂春, 冯庆来 , 顾松竹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 联系人, E-mail: qinglaifeng@
收稿日期: 2008-06-04; 接受日期: 2008-08-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 IRT0546)、“111”项目(编号: B08030)和中国石油化工海相油气勘
探前瞻性项目(编号: G0800-06-ZS-319)资助
摘要 华南大隆组硅质岩地层含有大量的、多种类型的硅质海绵骨针, 这些骨针为研究二叠 关键词
纪末硅质海绵动物的灭绝过程和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通过对广西东攀和贵州马鞍营剖面 硅质海绵骨针
海绵骨针的研究, 共发现海绵骨针52 种类型85 亚类型. 这些海绵骨针在接近二叠纪和三叠纪 二叠纪末
(P/T)界线附近分异度迅速降低, 88%~90%的类型和88%~92%的亚类型消失, 只有5 种亚类型 灭绝
模式
延续到了早三叠世, 包括 Oxeas A, Oxeas B, Strongles B, Oxy-orthpentactines 和 Oxy-
过程
orthohexactines A. 不同轴数骨针类型的灭绝顺序不同: 三轴和四轴骨针最先消失, 然后是多
华南
轴和网状骨针消失, 单轴骨针消失偏晚. 不同表面结构特征的海绵骨针灭绝顺序也不同: 分枝
型和多刺型骨针较早灭绝, 光滑型的骨针较晚灭绝或延续到了下三叠统地层中. 其灭绝过程表
现为逐渐的灭绝模式, 并且可以分为两个灭绝阶段: 第一阶段呈现出较慢的灭绝速度和较低
灭绝率, 第二阶段灭绝速度和灭绝率急剧升高.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显生宙以来五次大灭绝 生物生存的展布范围, 也不能真实的反应灾难性大灭
中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1,2], 海洋生物大约有 绝的模式[16]. 人们把这种沉积记录的局限而导致物种
[3~8]
51%~57% 的科、83%~84% 的属和 95% 的种灭绝 . 最后出现的证据未被记载的结果定义为“ 模糊效
华南二叠系海相地层发育, 类型多样, 化石丰富, 许 应”(Signor-Lipps effect)[17~19]. Meldahl[20]通过大量的实
多古生物学家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过程和模式 验证明, 生物绝灭存在 3 种不同的灭绝模式, 即突然
进行了研究, 并形成完全不同的结论: 有的认为这次 灭绝模式、阶段性灭绝模式和逐渐灭绝模式. 这种方
大灭绝是突然的、一次性的[9~13], 而另一些人认为这 法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了生物地层记载的错误或缺
[14,15]
次灭绝是逐渐的、阶段性的 . 失的信息, 尤其那些占生物量比例小于 15%的物种.
生物的形态、丰度、生态习性、空间分布以及平 在深水沉积中, 完整的实体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异流体河口作用.pdf
- 分流水道类型特征及意义.pdf
-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pdf
- 利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法鉴别家猪与野猪的初步尝试.pdf
- 利用MODIS影像和气候数据模拟中国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pdf
-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含矿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pdf
- 北京市O3污染的区域特征分析.pdf
- 北威尔士北美云杉林土壤水运动规律的研究.pdf
- 北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特征与减灾对策.pdf
- 2012《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大纲版)(数学文)(课时作业):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7.6.doc
- 华南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及其对复苏期生态系的启示.pdf
- 华南板溪群五强溪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新结果及其构造地层学意义.pdf
- 南极DomeA地区109.91m冰芯气泡封闭深度及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初步结果.pdf
- 2012届海南人教版学海导航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文数:第10章10.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
-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研究.pdf
- 2012届海南人教版学海导航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文数:第11课时二次函数.ppt
-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pdf
- 叠合盆地幕式流体活动麻江古油藏露头与流体包裹体证据.pdf
- 可容纳空间概念在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为例.pdf
- 吉林省“出海”通道及其开发战略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