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ppt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晚的实验》ppt讲义.ppt

生字词学习  1、超声波    人听到声音的音调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但当高到2万赫兹(频率单位)以上,人就听不到了。通常把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波称为超声波。这种声波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词语提示 特殊:特别;不同于其他或一般。 喧腾:人声鼎沸。 轻盈:本课指轻松愉快。    敏捷:本课指反应迅速、动作轻快。    障碍:本课指阻塞道路,使不能顺利前进。    敏锐:本课指洞察力、辨别力强。    洞察:观察了解得十分清楚、透彻。    领域:本课指从事某一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种类和部门。 恩惠:他人给予的好处,赠送的东西。    阅读训练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三部分来写。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2至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斯帕拉捷经过多次夜晚实验,终于弄清楚: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听觉来确认方向、辨别目标的。    第7至9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并由此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12 夜晚的实验 1、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自读课文第一段,填空: 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 他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2、 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3、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地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地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4、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5、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到地上。   6、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思考: 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的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 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 向、确认目标的!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夜晚的实验》本文通过记叙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经过,以及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人们对超声波进行研究,并给人类带来巨大恩惠的事实,表现了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精神。 巩固练习 通过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 在平时,我们不仅可以写下自己做事的过程,还可以记下自己看到的别人做事的过程,这样有一件写一件,写多了我们的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不信,你试试看! 第一句中的引号表示引用. 第二句表示特定的称谓. 第三句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穿透”和“听”都是借用词语的某种意义。 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穿透”黑暗那样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