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五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提高训练(师)
核心考点一 实践的概念和特点命题点1 实践的含义
典例1 (2010·上海高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的理解能力。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故B正确。
命题点2 实践的特征
典例2 (2012·大纲全国卷)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人们对河流的正确认识是基于实践活动,①正确;②说法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形成理性认识;不同时期人们对河流的利用有不同的认识,说明认识具有历史性,③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说法错误。
1.就销售商品而言,人类经历了货郎挑卖—门市销售—网络销售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实践的目的性 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C.实践的社会性 D.实践的历史性
答案 D
解析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故D正确。
2.“一核四城”是苏州城市的新定位,姑苏区是这一发展格局中的一核。2012年9月,苏州市合并沧浪、平江、金阊三区为姑苏区。“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是姑苏区的发展定位,是苏州人民对姑苏区发挥中心城市之“核”的作用的期望。建设姑苏中心城市之“核”体现了( )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苏州成立姑苏区,目的是“发挥中心城市之‘核’的作用”,这体现①④;意识有正误之分,②错误;要创造奇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③错误。( )核心考点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命题点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典例3 (2012·北京高考)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答案 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解析 本题以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已经给定原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就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真理性的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等。其次分析材料可知,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人们对世界地图的绘制也是有限的,可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大及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地图日益精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及检验标准。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回答的关键是按着材料+原理或原理+材料的模式,不能就理论说理论,或者抛开理论只谈材料,这都是片面的。
命题点2 认识的反作用
典例4 (2011·大纲全国卷)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质测量及水文地质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解析.doc
- 高二地理月考题2解读.doc
- 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资料.doc
- 高二地理周测解读.doc
- 地质勘探施工安全技术资料.doc
- 高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试卷解读.doc
- 地质矿产勘查考点(含试题)资料.doc
- 高二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鲁科版选修4)分析.doc
- 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复习及参考答案解析.doc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发展战略解析.doc
- 2025年安徽住院医师-安徽住院医师超声医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安防生产行业技能考试-安全主任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必备备考资料.docx
-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安防生产行业技能考试-安全主任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西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2025年安防生产行业技能考试-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 2025年安防生产行业技能考试-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必考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