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2011.1-2015.7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 B ) 2015.7
A. 分 组 教 学 制 B. 道 尔 顿 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A)—(A)—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2015.7 2012.7 2011.1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 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3.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2015.7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杜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4.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D )2015.7 2011.7
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正规性
5.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2015.7 2011.1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6. “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B)2015.1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7.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B)。
A.激励式结课B拓展延伸式结课C.比较式结课D.悬念式结课
A.中央集权型 B、混合型 C地方分权型. D.蛋糕型
9.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是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2015.1 2012.1 2011.1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 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 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10.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B)。2015.1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11.在西方历史上重视教学手段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首推(C)2014.7 2011.7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12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D)2014.7 2014.1
A.归纳式 B.回味式 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
13.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耍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2014.7 2013.7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14.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C)。2014.7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B.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自然观察与实脸观察
15.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D)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2014.7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16.生成生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的传播。2014.1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A)外问好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2014.1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15.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C ) 2014.1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16.“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2014.1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17.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A)特征。
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18.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2013.7
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特殊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解析.doc
- 高考总复习全套完整资料------第34课时正、余弦定理及应用解读.doc
- 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资料.doc
-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1月号第11辑解析.doc
- 第四章套汇、套利和掉期交易解析.doc
-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2月号第4辑解析.doc
-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解析.doc
- 高考作文专项之符合文体要求解析.doc
- 第四章土壤污染监测第五章生物污染监测资料.doc
- 第四章危险性评估分级和管理分级解析.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