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资料.ppt
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醒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4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他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虽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A.癸丑(guǐ) 激湍(tuān) 嗟悼(jiē) 修禊(xì) B.流觞(shāng) 契约(qì) 虚诞(dàn) 巳时(sì) C.骋怀(chěng) 悟言(wù) 趣舍(qǔ) 娱乐(yú) D.形骸(hài) 静躁(zào) 相与(yǔ) 会稽(kuài) [答案] D(“骸”读hái)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相处)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最终)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思想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答案] B(A修:修长;C化:自然;D喻:明白) [答案] B(A连词,虽然/ 连词,即使;B两个都是“依靠,靠着”;C介词,对/ 介词,在;D介词,因/ 介词,用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答案] D(A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B古义,水的旁边;今义,第二。C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古今义,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内心满足)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5.根据课文填空。 (1)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 , 又有 ,映带左右。 (2) ,俯察品类之盛。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4)固 知 一 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悲夫!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仰观宇宙之大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齐彭殇为妄作 亦犹今之视昔 兰 亭 集 序 王羲之 1.了解作者王羲之、书序的创作背景和书序的特点。 2.掌握文中“修”“期”“临”“致”等重要的词语的意义和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融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于一体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作者的“乐”“痛”“悲”。 4.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诗》写的序言,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叙事、写景,并有感而发,兼有记叙、描写、议论的特点。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琅玡 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古代伟大的书法 家,被尊为“书圣”。官至右军将军、会 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他 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也很有名,人们称他们父子为“二王”。王羲之在书法上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有评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景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胸怀旷达,喜欢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不凡的文学功底。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普遍不满,往往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当时玄学盛行,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道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玄言文学泛滥。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这篇文章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