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象诠释例析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意象诠释例析 一、花木鸟禽 杨柳 象征离别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闺怨》: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刘禹锡《枝词竹》:“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离别。”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在古诗中一般是作为表达什么的意象出现的? 本诗中,“乱”“倚”(势)“狂”可以看出诗人对柳的态度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般:表现惜别怀远或柔情 诗人对柳的态度:憎恨、讨厌 诗人感情讽刺倚仗权贵、作威作福的人 杨花: 象征离散 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练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思考: 首句用怎样的意象传递诗人心中怎样的情感? 答:诗人选择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声声哀啼的子规,渲染了暮春时节的哀伤和惆怅,表达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梧桐 象征凄凉、哀伤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孟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李清照《声声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夜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练习:阅读王安石《孤桐》,回答问题。(8分)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时代。②愠:疾苦,怨愤, (1)请你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一下诗中所描绘的梧桐树形象的主要特征。(4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要以“孤桐”作为本诗的标题? 请简要谈淡你的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孤寂(孤傲、孤高)、正直、虚心、顽强(不屈)、奉献等等。 (2)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的形象来抒发自己作为一个杰出的改革者却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或曰天才都是寂寞的)之情。(答出“托物言志”得1分,答出《孤桐》命意得3分)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沈佺期《古意》:“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裴休《宛陵录》:“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林和靖《山园小梅》: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