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精讲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讲资料.doc

文言文阅读 考点 应对策略 一个基础:回归课本,积累课内实词、虚词,对课内的文言文可以做到逐字翻译 一个工具: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借助语法知识去推断课外实词、虚词含义;掌握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四种文言文常用句式。 第一课时 实词 实词: 虚词: 一、文言实词常见现象举例 (一)一词多义 朝令夕改 改朝换代 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古今异义 保持不变:牛马羊上下人手日月 完全不同的:牺牲、烈士 词义扩大:1.色 古: 今: 2.病 古: 今: 词义缩小:1.臭 古: 今: 2.金 古: 今: 词义转移:1.涕 古: 今: 2.走 古: 今: 通假字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或师焉,或不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偏义复词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由熟悉的词语推断陌生的词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隐天蔽日 追亡逐北 语法分析法 根据实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并结合当时语境来判断实词的意义。 句子的构成: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 英雄的汽车人迅速重返蓝色地球。 一阵微风吹散了天边的浮云。 文言文实词判断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河 烟波微茫信难求 语境判断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友人惭,下车引之。 知识的迁移 此种方法必须建立在一点的积累之上,主要源于课内文章、常见成语与平时练习时的积累。 暴秦之欲无厌 贪得无厌 什么情况下考虑通假字 实词的本义和其他引申义都将不同时,可根据音同、音近、字形相近的原则考虑通假字情况。 (六)最后一招——以形断义 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振长策而驭宇内。” “策”,从“竹”,本义与竹条有关,故“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禾”关五谷; “贝”关金钱; “皿”关器具; “宀”关房舍; “求”关毛皮; “系”关捆绑; “纟”关丝织品绳索有; “歹”关死亡 ; “月”关肉; “饣”关“吃” 万能公式——代入检验法 代入原文,看上下文意思是否通顺。 【练习】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 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 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 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 孰:熟。⑥从:纵。 1解释下列实词含义 (1)屏人论事 (2)大将军尝先出 (3)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4)于是得全 2.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原文的话回答。 ? 三、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 一般活用现象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驴不胜怒,蹄之 其一犬坐于前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使动用法 表示谓语动词使宾语怎么样,常译为使……怎样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春风又绿江南岸 把宾语当做什么,常译为以……为,把……当做 稍稍宾客其父 为动用法 谓语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为宾语实行某一动作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 【练习】 邑人奇之 父利其然也 3.父异焉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伤仲永 6.自(1)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7.然(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8.闻(1)余闻之也久 (2)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二课时 中考重点文言虚词及用法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论语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论语则》)而(《》)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修饰关系,译为“地”“着”,或不译。(《》)译为“”。君而有意,相期日中。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