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冻干技术资料.ppt
* * 刘建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中心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干燥时保持物质不致腐败变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干燥方法有许多,如晒干、烘干等。 常用的干燥方法 缺点 (1)在0oC以上或更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所得的产品,一般是 体积缩小、质地变硬,有些物质发生了氧化; (2)一些挥发的成份大部分损失掉; (3)有些热敏性的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会发生变性,微生 物会失去活力; (4)干燥后的物质不易在水中溶解等。 冷冻干燥 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的条件下使水蒸气直接升华出来,而物质本身剩留在冻结时的冰架中。 产品的干燥基本上在0oC以下进行,即在产品冻结的状态下进行,直到后期,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残余的水分,才让产品升至0oC以上的温度,但不会超过产品的最高耐受温度。 冷冻干燥的优点 (1)冷冻干燥在低温下进行,对许多热敏性物质特别适用。如蛋 白质、微生物等。因此在医药上得到广泛应用。 (2)在低温下干燥时,物质中一些挥发性物质损失小。 (3)在冷冻干燥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无法进行,因此能 保持原有的性状。 (4)冻干前后体积基本不变,保持了原来的结构,不会发生浓缩 现象。 (5)干燥后的产品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加水后溶解迅速完全, 几乎立刻恢复原来的性状。 (6)干燥在真空下进行,氧气极少,一些易氧化物质得到保护。 (7)干燥能排除95-99%以上的水分,使干燥后的产品能长期保存 而不致变质。 冷冻干燥技术的历史 早期发展中的三件里程碑事件 (1)美国宾州大学的Flosdorf和Mudd,在1933年用玻璃器皿系统,首次实现血清的冷冻干燥。 (2)1928年,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Penicillin);1938年,牛津大学的Chain实现了青霉素的冷冻干燥,并和Florey一起,使冻干的青霉素在二战期间的临床医学上得到了重要应用。他们三人于1945年获得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 (3)为解决巴西咖啡过剩的问题,雀巢公司于1938年发明了咖啡的冷冻干燥。 这三件事推动了微生物和食品冷冻干燥的发展。但早期系统由玻璃器皿组成,冻源是干冰。自1930年起,以氟利昂为制冷工质的机械式制冷装置的兴起,为冷冻干燥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条件。1940-1960年是冻干发展较快的时期,此后一段时期没有大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由于生物药品的出现和发展,对冷冻干燥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近乎“苛刻”的要求,迫使其向深入的方向发展。 冷冻干燥的操作过程 产品分装 冻干箱空箱降温 真空泵预热 产品预冻 到达预冻最低温 度1-2小时后 抽真空升华 第一阶段干燥 第二阶段干燥 冻干结束 产品最高耐受 温度数小时 冷冻干燥操作(一):产品分装 (1)产品分装形式:散装和瓶装。散装可使用金属盘、玻璃器皿;瓶装可使用血浆瓶、疫苗瓶、青霉素瓶等; (2)容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灭菌处理; (3)为了保证产品干燥后具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含量应控制在10-15%之间; (4)容器表面积要大一些,厚度小一些。表面积大有利于升华,产品厚度大不利于升华,一般分装厚度不大于10mm 。 冷冻干燥操作(二):产品预冻 (1)预冻方法:冻干箱(冷阱)内预冻和箱外预冻。 (2)箱外预冻:低温冰箱或酒精加干冰;旋冻器可将大瓶的产品边旋转边冷冻成壳装结构,然后再进入冻干箱内;离心式预冻法是利用真空下液体迅速蒸发,吸收本身的热量而冻结。旋转的离心力是防止产品中的气体溢出,使其“平静地”冻结成一定的形状。 (3)生物物质的冷冻过程首先从纯水结冰开始,冰晶的生长逐步造成电解质的浓缩,随后是低共熔混合物的凝固,最后全部变为固体。 预冻过程对产品的影响 (1)机械效应:细胞内外冰晶生长而产生的机械力量所引起,特别是对有细胞膜的生命体影响较大,一般冰晶越大,细胞膜越易破裂。缓慢冷冻产生的冰晶较大,快速冷冻产生的冰晶较小。 (2)溶质效应:由于水的冻结使间隙液体逐渐浓缩,从而使得电解质浓度增加,进而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溶质效应在某一温度范围最为明显,这个在水的冰点和溶液共熔点之间,若能以较快的速度越过这一温度范围,溶质效应所产生的效果就能大大减弱。 (3)冰晶的大小对干燥速率和干燥后产品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影 响。大的冰晶易升华,但溶解慢;小的冰晶不利于升华,但溶解快,且干燥后更能够反映产品原来的结构。 所以,需要一个最优的冷却速率,以得到最高的细胞存活率,最好的产品物理性状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VIP
-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pdf VIP
- 广西盐业公司的招聘试卷.pdf VIP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课件PPT.pptx
- Haier海尔空调KFRd-120LW 7YAF81 KFRd-120LW 5YAF82 KFR-12ity 5YAF82用户手册.pdf
- 雪铁龙维修 手册 图DS_5LS_Owner_Book_ZH.pdf VIP
- 烟风煤支吊架设计手册-新版.pdf VIP
- 长期卧床鼻饲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案--智慧工厂的安全策略之VLAN的划分.docx VIP
- GB 6246-2011 消防水带标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