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要点.ppt
第六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一、柴油提炼 将石油加热,在200~350℃温度范围内蒸发出来的馏分蒸气冷凝的产物。 轻柴油用于高速柴油机,重柴油用于中、低速柴油机 二、牌号与规格 (1)等级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牌号 10, 0, -10, -20, -35, -50 六个 三、使用性能 (1) 发火性 柴油的自燃能力 十六烷值评定:十六烷值大,发火性好,易自燃 轻柴油十六烷值不小于45 (2)蒸发性 柴油蒸发汽化的能力, A.馏程 50%馏出温度越低,蒸发性越好 国标规定不得高于300℃ B.闪点 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当柴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近火焰时,开始出现闪火的温度 闪点低,蒸发性好。 (3)低温流动性 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评定低温流动性。 A.凝点 柴油失去流动性开始凝固时的最高温度 B.冷滤点 特定试验条件下,在1 min内柴油开始不能流过过滤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 柴油冷滤点比其凝点高4~6℃。 (4)粘度 评定柴油稀稠度指标,与柴油的流动性有关。 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强; 温度降低,粘度增大,流动性减弱 (5).其他指标 安定性指标:10%蒸余物残炭、氧化安定性 防腐性指标:酸度、铜片腐蚀、含硫量 清洁性指标:灰分、水分、机械杂质 4.轻柴油选择 根据各地区风险率为10%最低气温 3101:柴油性能2:20 6.2 柴油机燃油系统概述 一、作用 (1)定时、定量、定压的柴油喷入燃烧室 各缸喷油时刻和喷油量相同且与柴油机运行工况相适应。喷油压力、喷柱雾化质量及其分布与燃烧室类型相适应。 (2)喷油次序与气缸工作顺序一致。 (3)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保证稳定运转 (4)储存燃油 二、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柴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等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 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2101 柴油机基本原理2:20 三、燃油供给装置原理 1)直列式喷油泵? 喷油泵由曲轴定时齿轮驱动。输油泵由喷油泵凸轮轴驱动。 输油泵从燃油箱吸出柴油,经油水分离器除去水分,经燃油滤清器滤除杂质,送入喷油泵,经喷油泵增压和计量后,通过高压油管,到达喷油器,通过喷油器将柴油喷入燃烧室。 多余柴油及喷油器回油,经回油管返回油箱 四、燃烧过程 1备燃期 从喷油始点A→燃烧始点B 喷入气缸中的雾状柴油并不能马上着火燃烧,气缸中的气体温度,虽然已高于柴油的自燃点,但柴油的温度不能马上升高到自燃点,要经过一段物理和化学的准备过程。也就是说,柴油在高温空气的影响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逐层蒸发而形成油气,向四周扩散并与空气均匀混合 随着柴油温度升高,少量的柴油分子首先分解,并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化学反映,具备着火条件而着火,形成了火源中心,为燃烧作好了准备。这一时期很短,一般仅为0.0007~0.003 秒。 2速燃期 从燃烧始点B→缸内出现最高压力C 火源中心已经形成,已准备好的混合气迅速燃烧,并向各处传播,使燃烧速度迅速增加,急剧放热,导致燃烧室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直到压力达到最大值C点,在此期间,早已喷入但尚未来得及蒸发的柴油,以及在燃烧开始后陆续喷入的柴油便能在已燃气体的高温作用下,迅速蒸发、混合、燃烧 速燃期的燃烧情况与备燃期的长短有关,备燃期愈长,则在气缸内积聚并完成燃烧准备的柴油就愈多,以致在燃烧开始后气缸压力急剧升高,甚至造成发动机工作粗暴 3缓燃期 从最高压力点C→最高温度点D 在此阶段,开始燃烧很快,但由于氧气减少,废气增加,燃烧条件不利,故燃烧越来越慢,但燃气温度却能继续升高 4后燃期: 从最高温度点D →燃烧结束点E 燃烧在逐渐恶化的条件下于膨胀形成中缓慢进行直到停止,在此期间,压力和温度均降低 在此阶段,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部分柴油没有燃烧完,随着活塞下行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延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功,很大一部分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使发动机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因此,要尽可能地缩短后燃期 五、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 1).柴油蒸发性和流动性差 柴油机不能在气缸外部形成可燃混合气。柴油机的混合气只能在气缸内部形成。当活塞接近压缩上止点时,柴油喷入气缸,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接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pptx VIP
- 1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3-2007.doc VIP
- 微信公众号外包方案.doc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抽水试验报告-1.docx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资料.xls VIP
-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2.0,详解上游单体、树脂、光酸、光引发剂-220125.pdf VIP
- 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