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运用成语(二)课件.pptVIP

(江苏专用)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运用成语(二)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返回目录 第*页 数字媒体资源库 结束放映 1.考点阐释 2.考点精讲 3.规律方法 4.拓展提升 正确运用成语(二) 考点一 正确使用词语 1. 考点阐释 1.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 定位在“正确使用”上,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成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查,或通过言语操作对成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查。 2.命题形式:以单项选择题为主。 3.考查范围:多为常用但又容易出错的成语,部分单独命卷地区也涉及对熟语的考查。 4.考查重点:结合语境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2. 考点精讲 1 (2014·浙江卷)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  ) × 不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属望文生义。 答案显隐 考查点2 因望文生义而致误类 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  ) ×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属望文生义。 答案显隐 考查点2 因望文生义而致误类 3 (2013·辽宁卷)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 ×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错在望文生义。 答案显隐 考查点2 因望文生义而致误类 3.规律方法 1.要正确理解成语中的某些关键语素。 2.要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3.不用表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和语境,而要抓住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语境。 抓关键语素,看清比喻义 ①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 ⑾一傅众咻(教导)     ⑿差强人意(稍微) ⒀安土重迁(不轻率)    ⒁细大不捐(抛弃) ⒂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知识卡片: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4.规范提升 1 (2012·江西卷)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  ) 答 案 解 析 √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该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用在此语境下是正确的。 2 丹霞餐厅明天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  ) 答 案 解 析 × “口耳相传”好像是“互相传递消息”,其实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耳相传一代代保留下来的”。 答案显隐 答案显隐 返回目录 第*页 数字媒体资源库 结束放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