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04)3的合成及其性能改进进行了系统的
研究,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对不同方法下合成样品的性能进
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分析,并分析对比了改性前后合成样品的性能。
以合成的材料作正极,锂片为负极组装成2032型扣式池。用XRD、SEM、
TG.DTA分析和激光粒度对样品进行表征,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
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lS)测试研究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高温碳热还原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Li3V2(P04)3正极材料。以导电碳和葡萄糖作
碳源用高温碳热还原法合成Li3V2(P04)3正极材料,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
所合成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lC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
l19.5mAh/g,20次循环后保持在112.7mAh/g。以柠檬酸作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
2:2、2:2.5)、合成温度(650℃、700℃、50℃)等因素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最佳工艺为:马弗炉中350℃下预烧4h,升温速率为3℃/rain,在管式炉中N2
保护下700℃煅烧跏,升温速率为3℃/miIl,样品在0.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
在首次放电比容量的90%以上。 .
样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0.IC倍率下循环20次,其容量为135mAh/g,容
循环20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8.9、108.4和105.0
mAh/g:Si4+的最佳掺杂量
化学性能,lC倍率下循环3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20.3mAh/g。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Li3V2(P04)3、碳热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材料改性
ABSTRACT
its and
Thisarticlehas studiedon aboutsynthesis
systematicallyLi3V2(P04)3
aslithium cathode the
performanceimprovement bakery material,including
introductionoftheresearchonlithiumion cathode
bakery
different
andelectrochemical on synthesizedby methods,
propertiesstudysamples
after
andthe of beforeand modification.
comparingsyntheticsamples
performance
in assembledintoa
materialweremadeto electrode,and
Synthetic positive
withlithiumas and
half-cell XRD,SEM,TG-D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快速城市化地区滨水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研究__--__以吴江市北麻漾湖泊保护和利用规划为例.pdf
- 快速凝固对Sn-3.0Ag-0.5Cu无铅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pdf
- 狂犬病SRV9病毒糖蛋白基因重排质粒pMD-NG及其辅助表达质粒的构建.pdf
- 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研究.pdf
- 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对模拟大气N沉降的响应.pdf
- 拉萨市藏族初中数学教师PCK发展的个案的研究.pdf
- 拉丝模孔型检测系统的设计和的研究.pdf
- 蜡梅remorin蛋白基因CpREM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pdf
- 蜡质玉米淀粉的双重改性及在油脂微胶囊化中的应用.pdf
- 蓝靛果天然色素的分离提取及其缓释微胶囊技术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