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总论 药理学教研室 吴艳娜 总论(General Introduction) 绪言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影响药效的因素 Introduc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Factors Affecting Drug Effects 第一章 绪言 Introduction 基本概念 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物(drug) 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毒物 在较小剂量即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药效学) 主要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 主要研究生物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及其规律,掌握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 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学科性质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 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 药理学的实验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以健康动物和正常器官、组织、细胞、受体、分子等为实验对象,进行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 实验治疗学方法 以病理模型动物、组织器官、细胞等为实验对象,观察药物治疗作用。 临床药理学方法 以健康志愿者或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及不良反应。 药理学发展简史 本草学和药物学 远古~19世纪 现代药理学 19世纪中期~ 本草学和药物学时期 《神农本草经》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公元一世纪),收载药物365种,许多药物的作用和应用被现代医学承认。 《新修本草》 唐代,我国第一部药典,收载药物884种。 《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药物学巨著,历时27载,190万字,52卷,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00多条、插图1120幅。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汉末,张仲景,后世药物治疗学的滥觞。 现代药理学时代 19世纪初,实验药理学整体动物研究方法建立 19世纪20年代,器官药理学研究开始 19世纪,成分复杂的粗制剂→化学单体→人工合成 1806年,Serturner 从罂粟中分离提纯吗啡 士的宁(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 尿素(1828),氯仿(1831),氯醛(1831) 20世纪,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及改造天然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作为新的药物来源,发展新的更有效的药物 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抗组胺药,镇痛药,抗高血压药 药理学的分支 沿生理学系统和病理学系统发展的药理学分支 神经药理学(中枢、传出)、心血管药理学、平滑肌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化学治疗学、免疫药理学 向微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 细胞药理学、细胞电药理学、受体药理学、分子药理学 向宏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 临床药理学、社会药理学 药理学的分支 向机体发育不同阶段发展的药理学分支 遗传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发育药理学、老年药理学、围生期药理学 向基础学科发展的药理学分支 生化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数学药理学 向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药理学分支 眼科药理学、儿科药理学、产科药理学、皮肤科药理学 其他分支 时间药理学、比较药理学 新药开发与研究 新药的定义 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属新药范围——《药品管理法》 新药研究过程 临床前研究 药学研究(生产工艺、质控、稳定性)、药理学研究(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研究(急毒、慢毒、特殊毒性) 临床研究 在一定例数的健康人(耐受情况和药动学)、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上市后药物监测 考察广泛、长期使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物浓度变化关系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跨膜转运的方式 跨膜转运 药物分子通过生物膜的运动 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滤过,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膜动转运:胞饮,胞吐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又称顺梯度转运/下山转运 包括:滤过,简单扩散 滤过(水溶性扩散) 药物分子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 小的水溶性的极性和非极性物质的转运方式 简单扩散(脂溶性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