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三民间文学期末复习完整版资料.doc
期末复习
1.原生态民间文学
存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民间文学。
2.再生态民间文学
经过整理、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试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
3.新生态民间文学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融合了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的民间文学。
4.民众性及其表现
民间文学是民众直接参与创作,直接反映民众的生活,直接表达民众的心声,具有直接的民众性。民众性是民间文学在内容上的本质特征。
表现:
民间文学的题材主要是直接表现民众的生活,记述民众的活动。民众的创作是他们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直接反映他们的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生活情况的。他们最熟悉自己的生活,许多反映民众生活的作品是一般文人写不出来的。如明末浙江民歌《富春谣》。
民间文学直接表现民众的思想感情。民间文学是民众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之情的流露,因而对民众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比作家更直接更丰富也更强烈。
5.集体性及其表现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方式上的本质特征。
表现:
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这一情况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地即兴创作。
由个别人编出作品的雏型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时有这种情况。湖北祟阳的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
6.口头性及其表现
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儿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口头性是传统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表现:
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主要诉诸于听众的听觉,它包含着极大的情感因素,绘声绘色,生动传神。
民间文学作品一旦用文字乃至更先进的辅助手段记录下来,便会失去很多元素。
在长期的口头讲唱实践中,形成了高度程式化的艺术传统。如,民间故事的三段式情节结构,民间传说的草垛式人物形象。
7.变异性及其表现、成因
变异性又称“变易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成文、出版、发表,也非最终定稿,只是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不断变化状态。民间文学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流传、变异的特征叫变异性。
表现: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例如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常用“走千走万,不如黄河两岸”这句俗语,来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和赞美,在淮河流域,就变成了“走干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民间文学在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上的变化也是常见的。著名的传说《孟姜女》是文学的诸要素均发生巨大变异的较为典型的例子。
成因:
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决定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变异在所难免。
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是民间文学变异的内部原因。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是促使民间文学变异的外部原因。
8.传承性及其表现
传承性又称“传统性”。 民间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这种存在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相对稳定特征就叫传承性。
表现:
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业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幸福观、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主题。如好心人因祸得福。
从形式上看,不少固定的形式、套路在民间文学中世代相袭。从散文体作品看,故事有头有尾,顺序展开,很少有违反常规的现象。如“大团圆”结局。
9.立体性及其表现
民间文学是在立体的社会场合、环境中产生的,具有表演性和即兴创作特点的立体文学,是不断变化的活的文学,是带有综合性的立体艺术。民间文学这种带有综合性的立体艺术特征就叫立体性。这与作家凝固的书面文学很不相同。
表现:
创作与传承一体化,具有共时性。
创作和传承与表演相联系。
创作和唱述与其特定的场合环境密切相联。
④作品是由所有不同的“异文”所代表的各个侧面组成的一个立体。
10.道德塑造功能
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必须遵守前代遗留的民俗与知识,继承传统,才能维持秩序与文明。运用民间文学来塑造民众的道德素养,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
第一,民间文学文本所具有的道德内涵。民间文学文本本身大多包含着道德内涵,具有道德说教价值和意义。
第二,讲述者有选择地讲述故事。民间故事的讲述者在讲述故事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着式抱杆组塔施工方案(外抱杆).doc VIP
- 202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试题语文试卷.docx VIP
- 农村教师公开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题1(初中地理·附参考答案).docx
- 电子式绝缘电阻测试仪讲解文档.ppt VIP
- 驻校教官培训课件.pptx
- GBT 21237-2018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宽厚钢板.pdf
- 安徽泾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泾县中小企业融资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安徽宣城市泾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安徽宣城宁国市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VIP
- 安徽芜湖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