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扰动观察法的Boost电路实现光伏阵列的MPPT策略.doc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Boost电路实现光伏阵列的MPPT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Boost电路实现光伏阵列的MPPT策略.doc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Boost电路实现光伏阵列的MPPT策略 朱海勇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Photovoltaic Array MPPT Based on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ZHU Hai-yong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Xuanwu Four Arches on the 2nd) ABSTRACT:Due to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array outpu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output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t needs to be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In th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photovoltaic judgment based photovoltaic cells by regulating the output voltage, in order to achiev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KEY WORDS:pv array power generati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method 摘要:由于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具有非线性,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效率,需要对其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即系统要能跟踪太阳电池输出的最大功率点。图1 为太阳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特性P2V曲线。由图可知,当太阳电池工作电压小于最大功率点电压Umax时,输出功率随太阳电池端电压V上升而增加;工作电压大于最大功率点电压Umax时,输出功率随V上升而减少。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实质上是一个自寻优过程,即通过控制太阳电池端电压V,使电池能在各种不同的日照和温度环境下智能化地输出最大功率,不断获得最大功率输出,这就是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有不同的方法,如间歇扫描法、功率回授法、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等。比较各种方法,各有所长,笔者觉得电导增量法最大的优点是当太阳电池上的照度产生变化时,其输出端电压能以平稳的方式追随其变化,其电压波动较扰动观察法小,不易引起输出电压振荡,输出功率稳定。 图1 太阳电池输出功率特性曲线 太阳能光伏电池通过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来产生电能,电池组件的特性随光照辐射强度和电池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输出电流—电压数学模型可表示为[4]:  (1) 式(1)中,Iph为光生电流(A),光伏电池单体数量级为10-4A;Io为PN 结反向饱和电流(A);Rs为串联电阻,阻值很小,一般小于1Ω;Rsh为旁漏电阻,阻值比较高,一般数量级为KΩ;A为二极管品质因子;K为波耳兹曼常数(K=1.38×10-23 J/K);T为绝对温度(K),T=t+273.15;q为单位电荷数(q=1.6×10-19C)。 设在某光照条件下,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为Uoc和Isc,将式(1)简化为[5]:   (2) 式(2)中: 其中,Sref 和Tref 分别为标准参考光照强度和标准参考面板温度,一般取1000W/m2,25℃;Uoc 和Isc分别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Um和Im分别为最大功率点电压和电流;α为电流变化温度系数,单位为A/℃;β为电压变化温度系数,单位为V/℃;Rs为串联电阻。对于晶体硅及多晶硅太阳电池,其实测值为α=0.00121Isc,β=0.005Voc;Rs阻值很小,一般小于1Ω[6]。 本文是基于晶澳太阳能公司的光伏电池组件JAMG-6-60-250/SI建立光伏电池模型,其相关参数为Uoc=37.92V,Isc=8.62A,Um=30.96V,Im=8.97A,Pm=250W,电流温度系数=+0.040%/℃,电压温度系数=-0.300%/℃。将电流温度系数和电压温度系数通过单位换算成α=0.00366A/℃,β=0.11157 V/℃,RS取0.05Ω。 下面利用Matlab软件对上述工程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仿真模型如下图2所示。 3扰动观察法的研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