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染色质和染色体.ppt
第二章 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组成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功能(自学)4、染色体畸变 染色质(chromatin):是指细胞周期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染色体(chromosome):是指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 只有在细胞分裂中才可见的形态单位。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相同,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2 染色质的分类 存在形态不同: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euchromatin) 间期纤丝,包装密度度比分裂期染色体的要小很多,一般位于细胞核的中央 (30nm) 常染色质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结构疏松,电子密度低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间期为高度卷曲紧缩块状,可与有丝分裂期染色体相比,存在于细胞核周边(100-250nm) 特点: ①持久压缩,无转录活性、是遗传惰性区。 ②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晚复制、早凝缩。 ③分为两类:组成型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核小体 核小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小体(nucleosome):串珠状的染色质,由核心颗粒和连结线DNA两部分组成,通过酶消化实验建立。 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和一个组蛋白H1。 通过形成核小体,长度压缩7倍,11nm的纤维。 但是在电镜下观察用温和方法分离的染色质是直径30nm的纤维,由核小体螺旋化形成,每6个核小体绕一圈,长度压缩6倍。 solenoid 30nm的核丝以侧环模型结合在核骨架上(或称染色体骨架),结合点是富含AT的区域 。形成超螺线体。 多级螺旋—染色体 (二)染色体 细胞分裂中期高度凝缩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1.染色单体 1.主缢痕(初级缢痕;着丝粒区):两个染色单体相连处,染色较浅、向内凹陷成狭小区段的部位。 ①着丝粒:着丝粒区连结两个染色单体的特殊区段。 ②动粒(着丝点;着丝盘):是主缢痕处,两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与纺锤丝接触的。将染色体附着在微管上。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和染色体两臂的长度比(臂比),将染色体分成4类: 2.次缢痕(副缢痕;核仁形成区):主缢痕外着色较浅的染色体缢缩区,不能弯曲,与核仁形成有关。常在短臂出现。位置相对稳定。可作为鉴定标志之一。 3.核仁组织区(NOR):位于染色体次缢痕部位,是rRNA基因活跃转录形成(5srRNA除外),核仁形成有关。 4.随体:从次缢痕到短臂末端有一种圆形或略呈长形的染色体节段。可作为鉴定标志之一。 5.端粒(telomere):末端特化的着色较深部位。由端粒DNA和端粒结合蛋白(TBP)组成。富含G的高度重复的短序列组成,末端形成t环。 1978年Blackburn E.B.在研究四膜虫的rDNA时发现染色体末端有6nt的串联重复:5`—G4T2—3`,重复几十次, 总长度为:370-520bp, Cn(A/T)m, n1,m1~4 单链长14-16nt 端粒的3`单链末端取代了端粒上游中的一个相同序列形成t环, 反应由端粒结合蛋白TRF2催化 端粒酶:含有RNA模板到逆转录酶 端粒酶在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无活性,在永生化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中有活性,因此可作为恶性肿瘤标记物。 端粒酶抑制剂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 核酶/反义核酸 逆转录酶抑制剂 核苷酸类似物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由相同的化学物质组成 主要成分: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 比例:1:1:(1-1.5):0.05 (一)DNA 4种序列:①单一序列; ②轻度重复序列; ③中度重复序列(101~5);④高度重复序列(105)。 3种主要构像:①B-DNA、②Z-DNA、③A-DNA。 3种基本元素:①自主复制序列(ARS);②着丝粒序列(CEN) ;③端粒序列(TEL)。 酵母人工染色体(YAC ):含上述3种成分,用于转基因。 补充: C0t曲线与复性动力学 基因组序列复杂性的研究是通过测量变性DNA的复性速率来进行的。 复性曲线:剩余单链DNA比例对Cot1/2作图 高度重复序列复性速度快 (二)组蛋白(histone) 含量最高的一种染色体蛋白 带正电荷,含大量Arg,Lys,属碱性蛋白,共5种,分为: 核心组蛋白(core histone):H2A、H2B、H3、H4; 连接组蛋白(linker histone):H1。 组蛋白的一般特性 4种核心组蛋白高度保守,尤其是H3、H4。无种属、组织特异性。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大部分疏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