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资料.ppt
一、珠江三角洲的有利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家乡情结。 4、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5、水陆交通便利 6、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 描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 2. 与1983年相比,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有何变化? 沿河、沿海分布。 城市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出现了城市群。 读图比较珠三角城市的分布与变化。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形成原因 进程特点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城乡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1、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点(看书P64页回答) 2、“一镇一品”特色经济(见书P65活动) 分散专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了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新型工业模式: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化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①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城市化; ②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③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外商投资和企业迁入,使城市规模扩大。 就业机会多,收入多,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4、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见图册P100页) 4、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范围都处于劣势。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④ “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③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1)问题: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①大气污染(酸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日益加剧; ②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c.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对策: a.调整产业结构; b.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建立山水生态城市; d. 构建泛珠三角,扩大经济腹地; “泛珠三角”又叫“9+2”,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海南、香港和澳门。 e. 加强规划和管理。 例3、(2011?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思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的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等处于劣势,后劲明显不足。 例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成因。 成因: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经济腹地都处于劣势。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导致长三角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变化:长三角上升,珠三角下降;由以珠三角为主转变为以长三角为主。 1、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影响社会治安;产生贫困问题。 2、(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活动参与P70珠三角城市化问题: (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展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城市中心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网络传销案件查办实务.pdf VIP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docx
- 浙江明士达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pdf
- 公路工程资料全套范本(全套表格模板).docx VIP
- A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oc VIP
- 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专题培训.ppt VIP
- 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公办幼儿园编外聘用人员招聘(2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724-2011 大宗气体纯化及输送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理解与应用指导材料(2024A0-雷泽佳编写).doc VIP
- 2025年公路水运公共基础考试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