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 第三课时.doc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 第三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 第三课时.doc

班级 学号 姓名 神经调节(3) 【旧知检测】 1.(改编)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2014年高考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4. (2015·唐山模拟)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5.(2015·广东广州一模)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响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峰值6.(改编)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回答: (1)此反射弧的感受器具体是由______________神经元的________形成的。 (2)在a处给以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通过________(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 (4)刺激a处后,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 (5)若刺激b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昆明模拟)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015年南京四校调研)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后膜内的Na+会由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神经调节(3) 一、选择题 1. (2015·福建宁德普高毕业班质检)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2015·安徽蚌埠二模)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  )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改编)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乙酰胆碱后后膜外表现为正电位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只能形成一个突触小体确保兴奋传递不受干扰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后膜一定产生兴奋 (改编)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