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复习课件19.pptVIP

2016届高考历史主干知识点复习课件19.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市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这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结果,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观点】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解读】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史学家费正清对中国现代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评论。(1)作者叙述点明了农村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调了两者的方式相同:改变组织形式。(2)作者认为作用相同:二者都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都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际上,二者改变组织形式正好相反,农业合作化是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集体经营转向个体经营。 重难点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史料探究】 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邓小平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 提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带的“特权”,从青藏高原到额尔古纳河,各地都在探索开放的适当形式。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西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它是西藏走出封闭、走向世界的起点。 【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提示: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浦东的开发开放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此后,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 【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重点的自身优势。浦东的开发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1)优势:近代以来,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近代经济发展较好;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先期开放奠定基础。 (2)成就: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史论总结】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 * 第20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 1.方针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_________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经济建设 2.农村地区: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指在___________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 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主要特征是_____ _____。(★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 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②影响:使农民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调整农村_________,提高农民生活 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土地公有制 包产 到户 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产业结构 【名师指津】 2.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 (3)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 【图示记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示意图 3.城市地区: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_____________的目标。 (3)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使_________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现代企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