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过关检测19.docVIP

2016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过关检测19.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过关检测(十五) 一、选择题 1.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答案 B 解析 周必大在《玉堂杂记》中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但无法判断之前是否有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这些有关活字印刷术的二手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活字印刷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成熟于宋朝,故A、C、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下列科技文化现象出现于明清时期的是(  ) ①《农政全书》 ②《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京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因此排除③。①是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②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代表作。④出现在清朝前期,正确答案为C项。 3.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封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神话小说中关于火药武器的描写。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故A项错误;火器的使用是在唐末宋初,故B项错误;明代神话小说中关于火药武器的描写,说明当时火药已用于军事,故C项正确;神话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故D项错误。 4.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答案 B 解析 唐末五代时期,随着商业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A、C项不符合史实。宋朝重文轻武,D项与题意相反,故答案为B。 5.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下图是其只有17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  ) A.笔画详备,字体严整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 C.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答案 B 解析 由图片可以看出字体线条流畅,笔画简约,是草书。 6.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追求笔墨趣味这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画风。 7.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风俗画,刻画习俗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答案 C 解析 《墨葡萄图》最能代表徐渭的写意花卉风格。此图纯以水墨画葡萄,随意涂抹点染,倒挂枝头,形象生动。画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结合。作者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 8.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宫廷垄断的剧种),辄哄然散去”。徽班进京之初,只应内廷供奉,和外界接触较少。道光年间开始对外演出,有了和其它剧种频繁交融的机会。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京剧的发展历程说明(  ) ①宫廷的支持是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②京剧的发展应该坚持走大众艺术的道路 ③没有兼收并蓄,京剧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④京剧的繁荣经历了几代艺术家的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说明昆曲受到冷落,京剧繁荣;社会需要带动京剧艺术的发展,宫廷支持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