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检测24.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选择题48分练(五) (时间:15分钟) 1.(2015·湖北八校二模)在“家产制国家”色彩浓重的大蒙古国,由父家长权力发展而来的汗权至高无上。这种观念一直保持到元王朝。由此可知元朝(  ) A.元朝保留较多的原始社会残余 B.宗法制色彩浓厚 C.专制主义皇权的进一步膨胀 D.君主专制有所削弱 解析 逐项分析可知,“汗权至高无上”不属于原始社会残余,故A项错误;“父家长权力”体现的是宗法等级,但“汗权至高无上”体现的是专制皇权,故B项错误;“汗权至高无上”说明专制主义皇权的进一步膨胀,故选C项。君主专制发展趋势是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河南郑州二模)《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材料可以表明古代法律(  ) A.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 B.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C.是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 D.以民间私法为主要立法方向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对市场上出卖有毒脯肉的处A项。 答案 A 3.(2015·陕西宝鸡二模)19世纪以前,中国的“二十四史”一直把西方世界各国列入附属的“西域”;而西方的“世界史”则把中国列在最遥远、生疏的边缘地位。这说明(  ) A.当时尚未形成世界地图的概念 B.中国长期处于世界中心 C.世界市场雏形还未出现 D.中西方缺乏相互全面的认识 解析 早在14、15世纪世界地图的概念就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中国就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故B项错误;随着新航路开辟,早在15、16世纪世界市场的雏形就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19世纪之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与西方交流的道路,所以中西方缺乏全面认识,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5·内蒙古巴彦淖尔一模)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  )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解析 据题干“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的信息,主要体现了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故选A项。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而不是向外部世界探求,故B项错误;“漫从故纸费精神”说明王阳明不主张从书籍中增长知识,故C项错误;“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说明王阳明不主张D项错误。 答案 A 5.(2015·广东揭阳一模)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 挽联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A项无法体现;“百年之政,孰若民先”赞扬的是孙中山重视“民心”“民意”,与北洋军阀统治无关,故B项错误;上联赞扬孙中山以建立平民政治为目标,创立的思想、政党都带有“民”字,下联称赞中山先生的伟大,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也可理解为孙中山结束了封建帝制的伟大功绩,C项没有体现;结合以上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 D 6.(2015·江西鹰潭一模)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说:“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之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错误的是( A.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在华垄断 B.客观分析了中西方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是担心百姓失业,故A项错误,排除;题干从中西国情的角度去分析,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可知通铁路带来民众失业,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可知带来了各行业的失业,D项正确,不符合题 答案 A 7.(2015·甘肃一模)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  ) A.在外交上“另起炉灶”的决心 B.遵循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C.与周边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