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由此可见( )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始现衰兆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 股票投机活动盛行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牛奶面包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流行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民( )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大量销毁商品的直接目的是( )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积累扩大再生C.维持生产产品的价格 D.销毁过期的库存商品为摆脱危机,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自由放任 B.市场调节政府干预 D.转嫁危机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②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③世A.①②③ B.②①③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有( )冲击了工业和农业 ②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口 ③使社会动荡 ④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边缘 ⑤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与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这一现象出现在 ( )罗斯福新政后 B.“大危机”爆发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殖民地人民的抵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 )经济危机来势汹涌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阅读下列某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下降 失业人数 美国 46.2% 75.5% 1700余万德国 40.6% 70% 近600万日本 8.4% 50% 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 1/3以上 2/3 3000万以上材料二 下图为“胡佛村”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这种经济状况有何特征?(2)材料一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是什么?3)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观察下列两组图:组图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
组图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象
请回答:(1)图(a)到图(b)的转变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2)图(c)、图(d)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怎样的经济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二 罗斯福新政
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争论的焦点问题应该是( )
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美国如何应付两次世界大战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
2.右图《挖灌渠》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促进就业、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结构兴办公共工程右图标志曾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成为美国人民心目
中的爱国象征,如果当时产品上标有这个图案最可能说明这一企业( )产品优良价格公道带头赈济失业工人公平经营爱国守法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这主要指新政( )消除了阶级矛盾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一现象的出( )调整农业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7辑(总第18辑).pdf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4辑(总第15辑).pdf VIP
- GB/T 18998.5-202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pdf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8辑.总第19辑.pdf VIP
- 急诊危重症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 新解读《DL_T 2765—2024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G3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400题)含答案.docx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9辑.总第20辑.pdf VIP
- 房地产开发重要节点及流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