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学案(09版人民必修2)
情境导入 课标导航
《白银帝国》为台商郭台铭首度大幅投资的华语电影作品。影片中山西票号“天成元”堪称清代全国的“金融大鳄”,它掌控全国金融,兼营存放款,生意鼎盛时拥有中国各地以及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富可敌国。这部影片再现了晋商昔日的风采,也是古代中国商业高度发展的一个缩影。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导航 1.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商人活动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
2.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在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
3.描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一些经典场景,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古代中国商业及商运的发展概况
(1)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先秦时期
①西周时期,交易活动日益频繁,货币需求数量增加,可以看到流通骨贝和铜贝的情形。
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3)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4)唐代
①水路商运发达,出现以规模宏大著称,水手多达数百人的“俞大娘航船”。
②陆路商运也十分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
(5)宋元时期
①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区。
②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6)明清时期:出现会馆和商帮,其中以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2.中国古代商运的阻碍
(1)旅途盗劫普遍、猖獗,严重影响了古代商运的进一步发展。
(2)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等。
特别提醒 我国西周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即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
二、“市”的发展
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长安和“五都”都非常繁华,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北方以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南方的扬州也曾经“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也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有晓市、夜市,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苏州、盛泽镇非常繁华,还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等。
[思维启迪]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同:唐代坊市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管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宋代都城商业活动“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街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原因: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中国古代水、陆交通运输发达,以丝绸、瓷器为典型代表的“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为主要的对外贸易渠道,存在“市”、“草市”、“夜市”等多种交易场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等地,大量出现经济职能显著的市镇及实力雄厚的商帮。继北宋出现“交子”之后,明代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古代中国城市商业的发展
史料一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隋书·令狐熙传》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新唐书·百官志》
史料二 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
——《东京梦华录》
探究问题:
(1)史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对城市商业是如何管理的?
(2)史料二反映出北宋的商业管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管理的什么趋势?
提示:(1)禁止居民沿街开设店铺,城市内划定专门的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