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下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详解.ppt

学习内容 了解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 观察昆虫生活习性 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奇特的身体构造 (1)蟋蟀 “耳朵” (2)苍蝇 “脚” (3)蝇 复眼 (4)蝴蝶 翅上的鳞片 (5)昆虫 触角 蟋蟀长在足内侧的耳朵。 昆虫的耳朵不像人类的耳朵,它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如蝉的耳朵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夜蛾的耳朵长在胸、腹部之间凹处;雄蚊和蚂蚁的听觉毛长在触角上;蟑螂的听觉毛长在尾须上。蟋蟀是大家所喜爱的昆虫,可以发出优美动听的鸣叫。它们用来听音的耳朵长在前足胫节上,是一个膜状构造,称为鼓膜听器。蟋蟀的听器外形为卵圆形或缝隙状,鼓膜里有100——300个感觉细胞,可以很快接受到同种发出的召唤、求爱、交尾、攻击、报警等声音信号,从而做出回答。据测定,蟋蟀的足听器感知范围为700赫兹——5 000赫兹,但它们实际能够感受到的音波范围要比测试范围广得多。 苍蝇为什么在天花板或玻璃板上爬行而不掉下? 苍蝇足的末端----爪垫多毛有粘液--“蝇足尖粘垫多毛” 苍蝇的爪有何特别? 苍蝇落在垂直的玻璃面上,不但不会滑落下来,而且能自由地在垂直的玻璃上爬行,这是什么道理呢 ? 原来苍蝇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液体,经分析,这种分泌物是由中性脂质物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粘附力。此外,蝇类的爪垫盘是一个袋状结构,内部充血,下面凹陷,其作用犹如一个真空杯,便于吸附在光滑的表面上或倒悬其上。 昆虫的头只铅笔头大,其“眼”也有眼珠? 昆虫的眼睛是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的数日不同,例如,有一种蚂蚁的工蚁只有1个小眼;蝴蝶有1. 2万——1. 7万个小眼;蜻蜓则有1万——28万个小眼;家蝇有4千个小眼。小眼的构造很精巧,它有一个如凸透镜一样的集光装置,叫角膜镜,就是小眼表面的六角形凸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晶体,在这些集光器下面连接着视觉神经。每只小眼睛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整个眼睛看物体就像一个拼凑物 昆虫的复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1米——2米,苍蝇只能看到40毫米——70毫米。可是,昆虫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十分敏感,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蜜蜂只要0. 0l秒就能做出反应。捕食性昆虫对移动物体反应能力更加迅速敏捷。 放大镜下蝴蝶翅的照片 蝴蝶的翅本来和蜻蜓、蝉的翅膀一样,是膜质、透明和无色的,但它们的翅面上密密地覆盖着一层粉末。如果我们用手摸一下这种翅,手上就会粘上粉末,而翅上就会显出透明的一块。这些粉末在放大镜下观察,是些像鱼鳞似的小东西,昆虫学上称之为鳞片。每个美丽的鳞片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蜡上的鳞片窝里。每个鳞片有几十条到一千多条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脊纹上有许多并行的薄片,像书页一样叠合在一起。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烁出美丽的光芒。 蝴蝶身上的鳞片有什么作用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如屋顶之瓦片般重叠排列,形态类似球拍,基部有一小柄嵌入翅膀上的凹窝,具有防水功能。翅膀的颜色和花纹有些由鳞片所含之色素所造成,有些则为鳞片表面之条状刻纹分散投入之光而产生蓝色或青铜金属光泽。不同的颜色和花纹可以达到威吓、警戒或隐蔽的效果。台湾兰屿乡的珠光黄裳凤蝶以其后翅的金属光泽驰名于世,这是因为表面构造特殊所造成的构造颜色。 操作蝴蝶时很容易损坏此精细关节,鳞片因而脱落,以肉眼观察鳞片似为有颜色之尘粒,称为鳞粉。由于鳞粉易脱落的特性,在其遇到蜘蛛网时,可以较容易挣脱。某些鳞粉连结毒腺,当接触鳞粉使其脱落后,毒液自然沾黏到触碰者身上。雄蝶另有发香鳞散生于鳞片间,发香鳞基部有一小腺体,产生挥发性费洛蒙,于求爱时刺激雌蝶,此种挥发性费洛蒙来自其基部腺体鳞片之柄,而由鳞片末端之毛状物散布。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昆虫的触角像“天线”,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不同种类的昆虫,“天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蟋蟀、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昆虫的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味。家蚕雄蛾的一根触角上约有1. 6万个毛状感觉器,它们接受气味的能力非同小可。雄蛾可感受到500米以外雌蛾释放出来的气味。一种天蛾能感受到几千米以外同种异性的气味。触角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 昆虫的触角只是有“嗅觉”作用吗? 通常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停地摆动触角,好像两根天线或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因为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