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解析.ppt
课前提问 Q A Q A 1 单选 无机肥施用后最先繁殖起来的是( ) A.浮游动物 B.浮游植物 C.浮游细菌 D.枝角类 Q A 2 多选 无机肥的特点是( ) A.肥效长 B.肥效快 C.营养成份单一 D.使用方便 Q A 3 多选 如果池水的pH值较高,应优先选用的2种N肥是( ) A 尿素 B 硫酸氨 C 氨水 D 碳酸氢氨 Q A 4 填空 施基肥的原则是 。施追肥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 。 Q A 5 填空 有机肥包括 、 、 、 。 无机肥包括 、 、 等。 Q A 6 判断 池塘施肥的时间应选择晴天水体分层后的下午进行。 水库施肥养鱼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第五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鱼类的性腺发育 第三节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亲鱼培育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第五节 人工催产 第六节 孵化 第七节 鲤鱼、鲫鱼的人工繁殖 第八节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第九节 北方地区提早产卵的意义和措施 鱼类人工繁殖:在人为条件控制下,促使养殖鱼类产卵、孵化而获得鱼苗的生产过程。 青、草、鲢、鳙鱼产漂浮性卵,不能在静水里自然产卵,必须进行人工繁殖 而鲤、鲫、鳊鱼产粘性卵,能在静水池塘中自然产卵 团头鲂是草上产卵鱼类,粘性卵,也能在静水池塘中自然产卵,一般雨后或冲水即可 第一节 概述 鱼类繁殖途径 天然繁殖:到江河里捕捞鱼苗,如鳗鲡 人工繁殖:生产环节包括亲鱼培育、催情产卵、鱼苗孵化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885年美国渔业委员会在伍滋霍尔建立了商业性的海水鱼类卵化场,进行鲟鱼孵化,以后比目鱼也成功孵化 前苏联的鲟和鲑的人工繁殖场有90多处 日本1958年山下开始真鲷孵化,之后黑鲷等海水鱼也相继成功 我国淡水鱼类人工繁殖起步较早,技术也比较完善。先是鲤鱼,后是四大家鱼 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吻鮠、大口鲶、鳜鱼等名贵鱼类人工繁殖相继成功 目前,我国能进行人工繁殖的淡水鱼有:四大家鱼、鲤鱼、鲫、鲂、鳊、长吻鮠、大口鲶、鳜鱼、中华鲟、史氏鲟、虹鳟、胡子鲶、大口黑鲈、尖吻鲈、泥鳅、斑鳢、淡水白鲳、罗非鱼等几十种鱼类 海水鱼: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完成了海马、牙鲆、真鲷、鳎、黄鳍鲷、黑鲷、石斑鱼、青石斑、东方鲀等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90年代又完成了大黄鱼的人工繁殖 鲥鱼、刀鲚人工繁殖是现在的攻关项目 目前河鳗是唯一不能人繁的经济鱼类 二、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发展概况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对鱼类人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1、1958~1959年:中科院进行了鱼类性腺发育的调查:结果表明静水中饲养的家鱼,在合理饲养的情况下,达性成熟年龄的家鱼性腺能发育“成熟”,但成熟有两层含义: 生长成熟:雌鱼卵巢达Ⅳ期末即为生长成熟,此时在江河里如综合生态条件满足(氧、T、水位上涨等)即可产卵,但静水无这些条件,因此虽然成熟但不能自然产卵。其生物学意义是:已经达到了催产水平,即此时进行人繁,是可以获得成功的。(静水中的家鱼能达生长成熟) 生理成熟:卵细胞在激素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后,达到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等待受精,即为生理成熟。其生物学意义是:此时已具备受精能力(蛔虫型: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中间型: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第二次中期;海胆型:第二次成熟分裂后期) 2、58年春:南海水产研究所首次采用鲤鱼脑垂体(PG)加流水促使池养鲢鱼产卵成功。同年秋,浙江水产研究所在水生所、上海水大、杭大等单位协助下采用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使池养鲢鱼产卵成功 3、59年以后此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 1958年 鲢(六省市) 10万尾 1959年 鲢、鳙 1000万尾(全国) 1960年 草鱼成功 3亿尾(全国) 1961年 具有生产规模 8亿尾 1962年 青鱼成功 12亿尾 1985年 昆山水产养殖场1亿,无锡水产养殖场3亿尾 2001年全国淡水鱼苗产量5884亿尾. 4、1974,1975年:采用LRH、LRH-A促使家鱼产卵获得成功。这种激素由人工合成,效率高,从而扩大了使用规模和催产量。 L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