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总结】遗传学概念及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末复习总结】遗传学概念及要点.doc

遗传学概念及要点 一、绪论 1)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3)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二、分离定律 4)性状(character/trait):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5)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6)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7)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8)基因型(genotype):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 9)表现型(phenotype):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 10)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 在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如红花基因C。 11)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 在杂合状态下不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白花基因c。 12)等位基因(alleles): 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相互称为等位基因,如红花基因C和白花基因c。 13)纯合体(hom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同为显性或同为隐性,如 AA, aa。 14)杂合体(heter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不同的,一个为显性,另一个为隐性,如Aa。 15)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1* 减数分裂时各杂种体内同源染色体必须以均等的机会分离,从而形成数目相等的配子;并且两类配子都能良好发育,雌雄配子具有均等受精结合的机会; 2* 受精后各基因型的合子成活率均等; 3*显性作用要完全,不受其它基因所影响而 改变作用方式,即简单的显隐性; 4*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且试验群体大。 16)表现度(expressivity):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17)外显率(penetrance):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 18)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杂合体(Aa)与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完全相同,无法区分,杂合体体内虽然有两个不同的基因,但是只有显性基因的表型效应得以完全表现,隐性基因的作用则被完全掩盖。 19)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杂合体(Aa)的表型是显性纯合体(AA)和隐性纯合体的中间型,杂合子虽然表现显性纯合子的特征,但是却达不到显性纯合子程度,也就是显性作用不完全,不能完全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 20)共显性(并显性, co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杂合体体内都表达的遗传现象,杂合子兼有“显性”纯合体和“隐性”纯合体的特征,无显隐性之分。 21)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两种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内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作用的遗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共显性现象。 22)致死基因(lethal gene): 能使携带者个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根据致死基因在杂合体和纯合体中的表现,又可分为隐性致死基因和显性致死基因。 1*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基因:杂合体Aa正常,纯合体aa致死。 2*显性致死(dominant lethal)基因:杂合状态即可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AA和Aa都致死。 3*根据致死作用发生在个体发育的阶段,还可将致死基因分为: 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在配子时期致死。 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 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 4*条件致死基因(conditional lethal):基因的致死效应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有的基因在任何环境都是致死的,有的基因则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致死作用。 5*亚致死现象(partial lethality): 由于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或者个体的遗传背景不同,而导致致死基因的致死效应在0~100%之间变动的现象。导致杂交试验中观察到的分离比与预期有一定的偏差。 23)复等位基因(mulitple allele):群体中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三、自由组合定律 24)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独立遗传,互不混合,形成配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不同对基因则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