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 第一单元 第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每课一练(二)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扬州调研)图一和图二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2.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3.(2013·青岛模拟)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
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西汉初年分封同姓王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4.有历史学家说,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考生知识局限
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5.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6.(2013·北京模拟)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7.(2013·河南三市模拟)《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 )
A.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愈演愈烈
B.唐朝中央机构的职能分工日益完善
C.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
D.唐朝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
8.(2012·南京模拟)《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 )
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
9.(2013·南通模拟)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的局面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10.文渊阁是阁臣入值办事之所,并随着明代政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事实上的秘阁禁地。明成祖时,成为臣僚们进出最为频繁的地方,这表明( )
A.皇帝和大臣们的关系变得亲近
B.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到君主手中
C.中枢权力由武将转到文官手里
D.太监掌握的权力超过朝臣的权力
11.(2013·苏州模拟)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12.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2013·徐州模拟)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材料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C单元 三角函数(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D单元 数列(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E单元 不等式(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F单元 平面向量(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G单元 立体几何(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H单元 解析几何(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I单元 统计(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J单元 计数原理(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K单元 概率(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数学(理科)一轮精练:L单元 算法初步与复数(2013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 第十三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一) 第十四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七) 第十八单元 第2讲 启蒙运动.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三) 第十六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九) 第二十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二) 第十五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五) 第十七单元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八) 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六) 第十八单元 第1讲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doc
- 2014高考江苏用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 每课一练(二十四) 第十七单元 第1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