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harmacology 药理学 药理学 1、总学时:理论66+实验16 2、上课时间:周一3、4节、周二1、2节、 周四1、2节(1-2w) 3、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实验20% 4、任课教师:王楠 办公地点:绿谷201 邮箱:wn139001@163.com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第四节 新药开发与研究 一、药物(drug) 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1)对象:人体、病原体。 (2)来源: 天然药物:植物、动物和矿物质。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牛黄 牛的胆囊结石。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二、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阐明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 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 研究开发新药 4. 发展中医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 先进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人类早期的药物学阶段 二、现代药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传统的中医药学著作 《诗经》 周朝至春秋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载了多种药物,是早期记载药物的文献 《山海经》 战国至西汉时期 载有100余种药物 《神农本草经》 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 共收载药物365种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德国Serturner(1804)从阿片中提出吗啡,用狗实验证明有镇痛作用。 (2)法国 Magendi(1819)和 Bernald(1856),用青蛙做的经典实验,分别确定了士的宁作用于脊髓,筒箭毒碱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阐明了它们的药理特点,为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3)在此基础上,德国Buchheim及其Schmiedberg (1832—1921)创立了实验药理学,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分析药物的作用部位,从而对现代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4)本世纪初,德国Ehrich(1909)发现胂凡纳明(606)能治疗锥虫病和梅毒,从而开始用合成药物治疗传染病。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 (5)德国Domagk(1935)发现磺胺类可治疗细菌感染。 (6)英国Florey(1940)在Fleming(1928)研究的基础上,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青霉素,并开始将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开辟了抗寄生虫病和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促进了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的发展。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第四节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分期 内容 受试者 例数与要求 Ⅰ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健康志愿者 20~30 Ⅱ 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病人 ≥100 Ⅲ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病人 ≥300例 Ⅳ 新药上市后监测 病人 2000 我国新药临床研究的内容和要求 创制新药的概率 美国近年上市新药数目 NATURE Drug Discovery 2010,9(2):89-92. 第四节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面临的问题: a.盲目性大,活性不能被预测。 b.寻找比现有药物更优秀的药物己日渐困难。 c.疾病种类不断增多,而对新出现的疾病的本质认识不足。 d.?对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1.??理解、联系 2.? 突出重点 3. 记忆方法 4.? 适当做题 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