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自浦睿文化出品的申赋渔新书.doc
摘自浦睿文化出品的申赋渔新书《匠人》申村是苏北一个种满银杏树、临长江支流而建的村子,600多年前,名叫申良三的祖先从苏州落脚于此,开始繁衍生息,形成几万人的大村子。在传统的长三角农村生态中,村子里各种手艺人代代传承,生活中所需的一切,全都产于屋前屋后。作家申赋渔属于申良三的第十七辈后人,他偶尔从城市回望,发现乡村文明的迅速衰败,匠人如秋叶纷纷凋落,再无传续。作家凭借记忆,把那些瓦匠、木匠、篾匠、豆腐匠、剃头匠的故事一一书写,于是有了《匠人》一书,它既是对农村匠人及农业文明的细腻描摹,也是献给这逝去一切的挽歌。
在我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把大锯。有时在半夜,它会发出“铮”的一声,声音很大,就像锯条要断了。一家人立即被惊醒,赶紧起床。大家知道,有人去世了,这是亡灵来报信,要请爷爷去做棺材。
爷爷是方圆百里手艺最好的木匠。
爷爷去世已经10多年了,他100岁的时候,照老家的规矩,我们都要回去给他祝寿。爷爷的墓清明节刚刚修葺过,虽然已经长了细长的青草,也还能看出很是齐整。
从墓地回来,我到屋顶的阁楼上找到爷爷那张传奇的大锯。大锯有两米长,锯片已经锈迹斑斑,木柄是柞木的,抹去灰尘,乌黑油亮,透出被辛劳的岁月磨得光滑了的品质。用手指轻轻弹了弹锯片,发出清脆的“嗡”的一声,像是对这突然造访的亲切回应。嗡嗡声没有立即消失,而是朝窗外远远地飞去,使得阳光下的轻尘在这嗡嗡声中不住地颤动。
自从爷爷去世之后,这大锯就在这里积了10多年的灰尘。甚至已经没有人会想起曾有过这样一位著名的木匠。
事实上,爷爷从1958年起,就不是木匠了,就没有做过一天的木匠活。其他的农活,他也不做,那一年,他才46岁。他就下定决心洗手不干了,从此做一个无所事事的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所有的一切,都充公。
田地、牲畜、家具,甚至屋周围长的银杏树,也要移植到公路的边上,属于全人类。现在老家门前的那棵银杏树,也曾被移了去。
1958年的秋天,生产队派了两个人,带了绳子,带着锹,要来挖了这棵银杏树,栽到很远的公路的边上。爷爷阻止了他们。他说,你们不会挖,你们会把它弄死。我来吧。我挖好了,陪你们去,我跟你们一起把它栽好。这棵银杏树,和邻居们屋前屋后的树一起,就这样站到了尘土飞扬的陌生的公路边上。1962年,风潮过了,人们又纷纷赶到公路边上,把自家的树挖了回来。移过去的时候,树死了一大批,移回来的时候,又死了一批。爷爷也去了,把他的银杏树也移了回来。这时候,父亲已经18岁,是他跟着爷爷去抬的。树出去了三年,瘦了一圈。之后,又花了三十年,它才重又变得茁壮。
这棵银杏树还是爷爷学徒的时候,从主人家移过来的。也许是因为记录了他一段年轻的岁月,他对它一直呵护。每年过年,都要在它的树干上贴上一张“福”字,希望它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是的,现在它的树枝已经越过村里最高的屋脊,它的浓荫也足以庇护所有的家人。可是爷爷已经不在了。
公社化让爷爷失去了努力的方向。他辛苦挣得的一切,都不存在了,都跟他没有了关系。于是,他再也不肯参加集体劳动。村里的干部几次要派人用绳子来捆了他去做活,因为他曾经的木匠的名声,终于还是由了他。
只是不分给他口粮,让他饿去。一家人每顿省一碗照得见影子的大麦粥给他。他只吃一碗,吃完了,就在墙角的小凳子上坐下来,找一块小木块,用小刀小凿刻“醉八仙”。这“醉八仙”的图样,是住在村西土地庙里的东溪给他的。东溪是他的好友,也是有名的雕匠。
我小的时候,还从他的工具箱里找到一个倒骑着毛驴招着手呵呵笑的张果老,当成宝贝藏着。我让爷爷再刻几个,本是有求必应的他,却不理我。过了1958年,他就再也没刻过“醉八仙”。
爷爷曾经有过什么梦呢?我问过父亲。父亲也不知道。母亲说:“他还有什么梦,他就是懒。早饭都是坐在床上吃的。”父亲说:“他不是懒,你们都没看过他干活的样子。他是能吃苦的。没日没夜地干。白天去人家做木工,晚上到地里干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一个人,养活了我们一大家。你奶奶从嫁过来,就病恹恹的,做不了活。一家人,就是靠他。”
我不信。我认为奶奶是天底下最勤劳的人。我所看到的奶奶,每天给爷爷烧饭烧菜,碗端给他,筷子都要递到他手上。要说是奶奶养活爷爷,我倒相信。
奶奶是在我 10岁的时候去世的。1980年。我站在屋前的银杏树底下,人们用长长的竹匾抬了她回来。父亲跟在后面哭。奶奶被放在堂屋里的一张床上,我坐在她的旁边,看着她。她喘息着,说不出话。爷爷坐在她的脚旁边,焐着她冰冷的脚。慢慢地,她停止了呼吸。而爷爷还是一动不动,一直抱着她的脚,放在怀里焐。
30年过去,只要想起奶奶,我就觉得温暖和幸福。
奶奶总是在笑,一点不在意满嘴的牙全掉了。满脸的皱纹里都是笑意。她要我骂爷爷,骂他老糊涂。我就躲到桌子底下,骂爷爷——“老糊涂”。爷爷听了也笑,一点不在意。奶奶高兴得咯咯直笑。我和弟弟都护着奶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