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視覺分工詞彙化、重疊詞連寫與分寫
「閩南語教材 教法工作坊」論文Ⅲ
視覺分工 :詞彙化 、重疊詞連寫與分寫
──教育部〈臺羅拼音方案連字符使用原則〉探索
簡鴻綿 1
摘要
教育部2007 年三月公告初版、次年十二月出版 (2版 1刷 ) 〈臺灣閩南語羅
馬字拼音方案連字符使用原則〉 (2008 : 55-58) ,該方案為「臺羅拼音」書面化
寫下里程碑,並替爭議多時的連字符使用原則定調。
連字符使用與否,關係到音義聯繫的問題,部分使用原則 未能充分掌握重疊
詞間可能的詞隙 差異,即便是都屬一意義單位,不同形式的疊詞彼此間也會有音
義鬆緊的對立關係 ;若不分形式的連寫或分寫,讀寫時不免會衍生輕重不分,白
白喪失分寫、連寫時的不同連結 ,視覺上原本可以發揮的 功能。
詞組和詞演化脈絡倒置錯亂的效應 ,學習上較 無法快速有效聯覺,並給有限
的注意力 「添秤頭」,達到省力和效率的要求 ;閱讀時讀者必須更費力去辨認,
反而徒然「加擔頭」帶來困擾。長此以往,不但不能發揮像拼音 /音節文字系統
預期提高的效率 ,恐怕也會失去提昇人創造出新思想可能的空間,殊屬可惜。
值此十二年國教,本土母語即將延伸至國中階段之際,該方案使用連字符顯
示的作用,至少要和英文一致,甚至應該是「進化版」的;以期能展現讀寫型的
視覺分工,並彰顯和英語有相同聽說型偏向的臺語文,的確有比華語更能有效與
David Crystal所謂的「英語帝國」國際接軌。
關鍵詞:臺羅拼音方案、連字符 、詞彙化 、重疊詞 、聯覺
1 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國小教師 。
一、 前言
關 於該 〈拼音方案連字符使用原則〉:二、詞的連寫與分寫。定義為:「詞」
音節與音節之間基本上連寫,但是複雜的複合詞或太長的重疊詞按詞素或原詞分
寫。其中 (四)單、雙音節詞重疊時連寫,如:……雙音節:tshing-tshing-khì-khì
(清清氣氣) 、*tshing-khì-tshing-khì (清氣清氣) 。二者中間都使用連寫,連字
符雖各自聯繫代表一個意義單位的重疊詞,卻有模糊語義和不分輕重的可能,後
者的語義顯然要弱於前者。
連寫表明同一意義單位, 分寫、連寫旨在標記 :意義鬆緊有致
何以三音節以上的詞重疊時要分寫?太長是考量的 主因,但似未 清楚考慮三
音節如「臭奶呆 #臭奶呆」 (ABC#ABC) ,或更多音節更長的重疊詞,難有甚至再
也不會有像「 *AAABBB 」(*清清清氣氣氣) 、「*AAABBBCCC 」…等這樣的強調
結構,使得雙音節中像: *清氣-清氣、*腌臢 腌臢- …等*AB-AB的一般結構,竟
變成重疊詞連寫 「孤類」中的 「孤例」和絕響,這樣的異類不免成為歷史「公案」。
更要緊的是, 一般人很難從中洞悉重疊詞:AB#AB (分寫) 、AA-BB (連寫) 這兩
種不同詞素結構的詞內粘性 (cohesion) 和原詞意義有何差別?也無從考察其
間的鬆疏 (extensive) 、緊緻(intensive) 分明層次,體現在書面文化(literacy)
有別於口頭文化 (orality)的意涵。
另外,六、詞彙化。又定義:詞組慣用時可能發生「詞彙化」,既已詞彙化
就已經不是詞組而是詞,因此音節與音節之間不可分離, 必須連寫。並列表舉一
些因詞彙化而連寫,以及尚 未詞彙化必須分寫,分別有不同意義的例子,以顯示
連寫與否的作用。不過,好像也將詞彙化的「詞」與「詞組」 ,兩種不同內部結
構本末不分、輕重「倒置」,造成認知困惑和辨認疑難。
二、 閱讀 (reading)是聯覺過程,不只是「看」書
閱讀常常是聯覺的過程,也就是說經常聯合聽跟看兩種感覺。不過,聽覺顯
然容易被忽略,使得閱讀僅僅依賴視覺或觸覺( ) (Fischer 2009 [2003] : 15 ) 。
這也使得閱讀 (reading) 一詞真的就像漢語,只剩視覺的「看」書。
「看到書」也不等於「看書」。做為媒介的文字,是人類視覺功能的延伸,
讀寫是 比聽說更要聚焦緊緻才能達成的。例如,「看」加「見」,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