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学科前沿导论 课程论文 (徐学平老师)
2011级 专业:英师 姓名:*** 学号:2011*******
关于《红楼梦》大观园建筑英文译名的对比分析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在《红楼梦》的众多英译本中, 霍克思、闵福德翁婿的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最具影响力。笔者对比了两个译本中对大观园主要建筑名称的翻译,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对比,笔者得出了“异化”策略更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的结论,译者可以在保证译文语言通畅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使用“异化”策略。
关键词: 翻译;跨文化交际;红楼梦;建筑;归化;异化
一、 研究背景
1、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0世纪以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关注跨文化交际。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e Turn)Venuti, 1995)
二、 研究意义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作品结构严谨, 语言优美生动, 在对建筑物的细致描绘上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落,是红楼人物活动的主要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中各人的居处名称,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主人的性格特点,作者也巧妙地利用其谐音暗示了其主人的命运。所以,大观园建筑名称的翻译是否准确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外语读者对整篇小说的理解,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 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了《红楼梦》的两个经典英译本:霍克思(Hawkes)、闵福德(Minford)翁婿合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1973)和杨宪益、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1978)作对比。
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The Songs of the South),其著作A Little Primer of Tu Fu更是具权威且广为人知的唐诗翻译作品。而他的译作《石头记》(The Story of the Stone)更是身为翻译家的非凡成就;为了全心致力于此翻译计划,于1971年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一职。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正因为有了霍克斯的卓越翻译,才让《红楼梦》的完整面貌被西方世界所认识,大大推动了《红楼梦》的海外传播。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则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有中国人参与翻译的《红楼梦》全译本。译者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有着极高的传统文化修养,年轻时就读于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其夫人戴乃迭是出生在中国的英国人英国牛津大学第一位中文系学士,中国香港翻译家协会荣誉会长、英国中国研究会终生会员。戴乃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鲁迅、郭沫若等等一大批现代文学家作品,都是被戴乃迭译成英文版,推向世界。六十年代初,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其间曾一度中断,最后于1974年完成,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译本在国外获得好评的同时,在国内也有广泛影响。
本文比较了霍克思、闵福德的译本(以下简称“霍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本”)大观园中各人主要居住建筑的名称的翻译,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主人 建筑名称 霍译本 杨译本 大观园 Prospect Garden Grand View Garden 宝钗 蘅芜院 All-spice Court Alpinia Park 黛玉 潇湘馆 Naiad’s House Bamboo Lodge 迎春 缀锦楼 Painted Chamber Pavilion of Variegated Splendour 紫菱洲 Amaryllis Eyot Purple Caltrop Isle 探春 秋爽斋 Autumn Studio Studio of Autumn Freshness 惜春 蓼风轩 Smartweed Loggia Smartweed Breeze Cot 藕香榭 Lotus Pavilion Pavil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