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冲刺班讲义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心理学讲义 目 录 心理学导论 2 第一部分 梳理查漏 2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2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3 第三章 感觉 4 第四章 知觉 6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7 第六章 记忆 9 第七章 思维 10 第八章 语言与言语 10 第九章 动机 11 第十章 情绪与情感 12 第十一章 能力 13 第十二章 人格 14 第十三章 社会化 17 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17 第十五章 社会关系 21 第十六章 社会影响 26 第二部分 题型分析和解题策略 29 一、2011年考研大纲特点 29 二、文字叙述题部分——再生 44 心理学导论 推荐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心理学导论,梁宁健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译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和意志;3.能力与人格 1.观察法; 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 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3.行为主义 1913-50年代巴甫洛夫斯金纳4.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 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 意识的组织 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重视心理学实验 5.精神分析学派 1900-至今 弗洛伊德、容格、阿德勒 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精神分析方法(解释梦和自由联想等) 6.人本主义心理学 1950年-至今 罗杰斯、马斯洛 人类所独有的特殊经验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提倡现象学描述,主张动态的整体研究。 7.认知心理学 1950年-至今 奈瑟西蒙、乔姆斯基”理论支持 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智力功能的丧失就越严重;提出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 局部破损法实验,白鼠走迷宫实验 3.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 丰富和发展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理论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脑可分成三个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第一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第二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第三机能系统) 脑损伤病人的研究 4.机能模块说 Fordr,1983 得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研究成果支持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视觉研究,词的识别研究等(Ojemann,1991) 注意点: 神经系统,几种脑学说 第三章 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 扬提出 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与在锥体细胞中现已发现的三种视觉色素是一致的,且能很好地说明颜色混合事实。但不能解释红绿色盲。 赫尔姆霍茨完善 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各种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 2.对立过程理论说 前身为黑林提出的四色说 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颉颃理论) 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四色说。一系列生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在人眼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锥体,这三种感受器被称为短波感受器、中波感受器和长波感受器。 赫尔维奇和詹米逊 在视觉系统的高级水平上,存在三对对立细胞:黑- 白细胞,红- 绿细胞,黄- 蓝细胞。红- 绿细胞和黄- 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而黑- 白细胞与明度有关。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费尔得,1886 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与人耳能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符。 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共鸣理论 (位置理论) 赫尔姆霍茨 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强调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知觉的作用。 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