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动探究】用图2收集氯化氢气体,并将多余的氯化氢用水吸收制取盐酸,应将该装置如何改进? 提示:将图2装置按如下所示改进即可: 【变式训练】(2014·大连模拟)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 【解析】选C。铜和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氮,其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利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时,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这样有利于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 【加固训练】 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 A.①⑤⑧ B.③④⑦ C.②⑤⑥ D.②④⑧ 【解析】选C。用H2O2制O2的反应原理为2H2O2 2H2O+O2↑, 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②作为制取装置。干燥O2可选 用④或⑤装置,要收集干燥的O2只能用⑥装置,故合理的装置组 合为②⑤⑥。 MnO2 ==== 2.(2014·西安模拟)下图是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Ⅰ为甲同学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乙同学认为装置Ⅰ中收集的气体不能确定是铜与稀硝酸反应所生成的NO气体,理由是 。 于是他又设计了装置Ⅱ,其中装铜片的是气球。 (3)如何检验装置Ⅱ的气密性? 。 【高考警示】 气体制备实验中应注意的6项安全问题 (1)爆炸:可燃性气体的点燃、不纯气体受热、气体导管堵塞导致; (2)炸裂:玻璃仪器的骤冷骤热、受热不均等导致; (3)暴沸:大火加热液体、受热液体沸点低等导致; (4)倒吸:气体在用液体吸收或与液态试剂反应时,由于极易溶解或反应导致; (5)堵塞:生成的蒸气易凝结、生成气体的同时产生粉尘等导致; (6)空气污染:生成的气体有毒,缺少尾气处理措施或措施不当导致。 【典题通关1】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Ⅰ制取某些气体,制取气体的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是? 。 (2)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理由是? 。 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O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 。 (3)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 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 加 ,C中加 ,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 【解题探究】 (1)常温下在烧瓶或锥形瓶内反应制取气体,对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什么? 提示: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液体之间反应,不需要加热。 (2)用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分别对气体的性质有什么要求? 提示:气体密度明显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的方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明显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的方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才可用排水法收集。 【解析】(1)依据装置Ⅰ的特点,可知所制取的气体的特点为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为固体+液体→气体或液体+液体→气体的反应。 (2)由于装置Ⅱ中经K1的进气管为短管,收集的气体应是密度比空气小的,而O2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且NO能与氧气反应;若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收集NO、O2,应将装置Ⅱ加满水,利用排水法收集;若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改变仪器装置),可收集NO2气体,由于N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可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 (3)由于A中加浓盐酸,则B中加KMnO4固体,产生Cl2,从而验证了氧化性:KMnO4Cl2,然后将产生的Cl2通入到装置Ⅲ中与Br-反应,置换出Br2,依据Br2溶于水溶液呈橙色来判断Br2的产生,从而验证氧化性:Cl2Br2。 答案:(1)固+液反应(或液+液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 (2)O2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且NO能与氧气反应 将装置Ⅱ加满水 将装置Ⅱ中的进气管伸入瓶底,出气管刚刚露出瓶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师导学】第三讲中国的气候教程.ppt
- 【名师导学】第四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程.ppt
- 【名师导学】高考一轮物理总复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总结教程.ppt
- 【名师导学】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第课时实验基础知识及仪器仪表的使用与读数复习教程.ppt
- 【名师计划】2016届高考(人教版必修三)政治大一轮考点复习:第二单元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程.ppt
- 【名师计划】2016届高考(人教版必修一)政治大一轮考点复习:第二单元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教程.ppt
- 【名师金典】2016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程.ppt
- 【名师面对面】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选修)教程.ppt
-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高效整合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教程.ppt
-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新课标)同步: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教程.ppt
- 【全程复习方略】最新版高三化学总复习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程.ppt
- 【全优课堂】2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新人教版必修1教程.ppt
- 【全优课堂】秋高中物理二电流的磁场新人教版选修教程.ppt
- 【全优课堂】秋高中物理四电容器新人教版选修教程.ppt
- 【群视频课】九年级期末物理化学专题讲座教师版教程.ppt
-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7辩证唯物主义(含14年高考题)教程.ppt
- 【人大《会计学》】第1章_总论教程.ppt
- 【人教版】20122013学年九年级(全一册)数学小复习: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教程.ppt
- 【人教版】20122013学年九年级(全一册)数学小复习:第25章概率初步复习教程.ppt
- 【人教版】年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高频考点+易错易混警示+实验探究)教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