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顺浓度梯度运输,因此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差都会影响其运输速率。需要注意的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其运输速率不会随着浓度差的增大而一直增加。 2.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分析 (1)载体: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①载体具有特异性 不同物质的运输所需载体蛋白不同。 不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②载体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已达饱和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能量:凡是能够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都影响主动运输的速度,如温度、氧气浓度等。 【友情提醒】当横轴表示细胞呼吸强度或ATP时,曲线应从原点开始。 【例6】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胞吞和胞吐 D.无法判断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先分析每一条曲线可表示哪种运输方式,再判断物质X的运输方式。 ①曲线物质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应为自由扩散。 ②曲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升高运输速度加快,当达到一定浓度后,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说明这种运输需要载体,由于受载体数量的影响,运输速度存在最大值,故可表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③曲线O2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该运输速度与O2浓度无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应为被动运输。 ④曲线运输速度与O2浓度有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能量,应为主动运输。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判断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关键应抓住: (1)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 (2)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 (3)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一、理论归纳 1.概述 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实验操作前的对象为对照组,实验操作后的对象则为实验组。对比实验操作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而得出实验结论。 2.典例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实验对象:同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 (2)在这一实验中有两次对照,具体分析如下: 3.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生理活性。 (2)实验操作要有一定的范围,如处理活细胞时所用溶液浓度要适宜。 (3)持续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前、后的实验对象状况,控制好观察时间。 二、演练 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B中的 相当于图A中的2,图B细胞此时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 (2)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中装置1、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两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为0,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如图所示) 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 状态 【解析】2是半透膜,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两种溶液的浓度差越大,水分渗透的速率越快,最终形成的液面高度越高。 1.(2011·全国新课标)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C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把细胞放到蒸馏水中,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导致大量水分子进入细胞,细胞破裂,选项C正确。低温下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小,选项D错误。细胞破裂与细胞膜的水溶性无关,选项A错误。人的红细胞不具备中央大液泡,其他细胞器已经退化消失,选项B错误。 2.(2012·安徽卷)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 mol/L和120 m 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A 【解析】本题以神经元内外Na+浓度、电位变化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师面对面】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选修)教程.ppt
- 【名师一号】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高效整合4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教程.ppt
-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二(新课标)同步: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教程.ppt
-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二:323糖类教程.ppt
- 【名校课时通】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节气温浙教版教程.ppt
- 【名校课时通】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节神经调节(第课时)浙教版教程.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姜堰市蒋垛中学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第一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教程.ppt
- 【名优课堂】年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篇——比较级与最高级教程.ppt
- 【年月日】粉笔字讲稿〔富阳学院方胜军〕教程.ppt
- 【培训】商品房交付之法律问题浅析教程.ppt
- 【人教版系列】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教程.ppt
- 【若风制作】3传出神经系统概论(五年本)演示文稿教程.ppt
- 【若风制作】4胆碱受体激动药(五年本)教程.ppt
- 【若风制作】2014第20章解热镇痛药教程.ppt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第06讲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教程.ppt
- 【三年级】常家李向丽三上七一说课教程.ppt
- 【三维】生物(人教版)必修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程.ppt
- 【三维设计】版高中数学第部分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新人教A版必修教程.ppt
- 【三维设计】高考物理(人教通用版)一轮第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程.ppt
- 【三维设计】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二课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