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栽培课件10 第五章 大型真菌分类 第五章大型真菌分类简介 第一节 真菌门分类 传统的分类系统根据真菌的宏观特征进行分类。 瑞士植物学家E.M.Fries(1794~1878)建立真菌分类系统。 1951~1970年是近代真菌学全面发展阶段。 近代真菌学的奠基人De.Blary提出赋予演化观点的真菌分类系统,随后又出现不少分类系统,但缺少公认的分类系统。 近年来大多数人认为Ainsworth(1973)的系统较为全面也比较合理 分类学在不断的发展 真菌门分类 真菌门分类 真菌门分类 三、层菌纲 我们所研究的食用菌大多数属于层菌纲 层菌纲又根据担子有隔与无隔分为 有隔担子菌亚纲(Phragmobasidiomycetiaede) 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iade) 层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无隔担子菌亚纲 (一)有隔担子菌亚纲(Phragmobasidiomycetiaede) 子实体胶质 。银耳目、木耳目 银耳目(Tremellales) 木耳目(Auticulariales) 担子圆筒形,具有隔膜 寄生高等植物或其它真菌上 真菌门分类 (二)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iade) 子实体大多非胶质、蜡质,具有食用、药用,种类丰富。多孔菌目、伞菌目 伞菌目(Agaricales) 子实体多肉质,多有菌盖、菌柄,呈伞状,少数呈半帽状 第二节 多孔菌目 一、多孔菌目概述 菌盖下覆面大多无褶片结构,有大小疏密不等的管孔 子实体木质、木栓质或肉质,薄片状、珊瑚状、棒轴、怀状或漏斗形 无柄或有柄,柄侧生或中生,有的分枝;生腐木或地上 多孔菌为一大类,至少有3000多个种,子实体可以是硬壳,架状或蘑菇状。 有些种类幼小时子实体是柔软的,但大多数的种类成熟期通常是坚忍、革质或木栓质 多孔菌特征 孢子着生于菌管内壁上。 菌管孔口可以是圆形、多角形椭圆形或迷宫状。 个别大型真菌,从生长有多孔菌的腐朽木头上分离得到的菌丝常常是单核菌丝,说明了多孔菌的单核菌丝有一个比较长的相对独立存活期。 目前所研究过的多孔菌都是异宗配合,其中约有44%是两极性,56%是四极性。 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多孔菌可分为生殖菌丝,骨架菌丝和联络菌丝,其功能各不相同。 二、多孔菌目主要科 (一)多孔菌目分科 多孔菌目一般按子实体外观特征,喇叭状,蹄状、怀状、珊瑚状、齿状及孔状分成6个科。 即革菌科、珊瑚菌科、齿菌科、鸡油菌科、干朽菌科、多孔菌科 1.革菌科 子实层光滑,粗糙或皱脊状 子实体典型的蛛网状、胶质革质或坚硬 2.珊瑚菌科 子实层光滑 子实体一般肉质 子实体棍棒状或珊瑚状 3.齿菌科 4.鸡油菌科 5.干朽菌科 子实体表面不光滑 子实层内有穴孔,穴孔浅 子实层在脊上 6.多孔菌科 子实体表 面不光滑 子实层内 有管孔 管孔深或 浅,脊上不孕 (二)多孔菌科亚科划分 (二)多孔菌科亚科划分 按子实体形态与孔穴特点分为三个亚科 子实体是平面的,有褶皱隆起,彼此联结成浅而不规则的孔穴干朽皱孔菌亚科(Meruloideae) 子实体成定形小管,菌盖与菌管孔层不易分离,菌彼此分离呈单管牛舌菌亚科(Fistulinoideae) 子实体成定形小管,菌盖与菌管孔层不易分离,菌管彼此紧密联接多孔菌亚科(Polyporoideae) 牛舌菌亚科(Fistulinoideae) 多孔菌亚科(Polyporoideae) 多孔菌亚科(Polyporoideae) 多孔菌亚科(Polyporoideae) (三)多孔菌亚科几个主要属 茯苓菌属(Poria) 多孔属(Polyporus) 云芝菌属(Polyseictus) 灵芝属(Ganoderma) 三、珊瑚菌科、齿菌科 (一)珊瑚菌科(Clavriaceae) 子实体珊瑚状、叉状、棒状等 根据子实体这些特性进行分类 珊瑚菌属 核线菌属(Typhula) 绣球菌属(Sparasis) (二)齿菌科 根据子实体的质地、形状、着生情况分三属 齿菌属(Hydnum) 猴头菌属(Hericium) 粗齿菌属(Irpex) 本节结束 谢谢! 丁香红丛枝 红顶黄丛枝 怀珊瑚菌 密丛枝 杵棒 豆芽菌 绣蕈球 齿菌属 (Hydnum) 子实体肉质或软木质 ,帽状,中间或旁边 有柄,子实层齿状 猴头菌属 (Hericium) 子实体肉质,块状, 或垫状,多分枝,生 生于死亡的活树木 粗齿菌属 (Irpex) 子实体革质, 平铺成壳状, 上有齿状子实层 * 一、真菌门的五大类 真菌门按菌丝有无分隔,有性孢子形态分5个亚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菌丝无隔有性繁殖 产生卵孢子 接合菌亚门 菌丝无隔有性繁殖 产生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