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改革回顾与展望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税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 包健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30年,财政收入增长了53倍。 新中国成立—1978年 背景: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 国有经济占大比重 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 特征:中央和地方“吃大锅饭” 以中央集权为主的财政体制。地方预算的收支管理权限很小,不能够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在这种体制下,中央要求地方将所有的财政收入上缴中央,地方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以及生产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均由中央核定拨给,财政支出覆盖了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方面,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资源配置)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新中国成立—1978年 实施内容: 成立之初: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征包括农业税、工商税、货物税、地产税等16种税 建立全国统一的新税制,多税种、多环节复合税制 实施内容: 1958年: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经济成分单一 简化税制 对工业:工商所得税 工商统一税(将原有的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印花税合并) 统一农业税 调整工商所得税: 个体经济税负重于集体经济 实施内容: 1973年: 受极左思潮影响,税收功能被淡化,工商税制被批为“游离于资本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 税制进一步简化: 税制合并:进一步简化工商税制(五税合一) 工商统一税及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盐税合并 特点: 封闭型、单一税制 1950-1978全国税收收入 亿元 新中国成立—1978年 中国税收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一般在10%-15%之间 1954~1979年,税收收入和企业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大约都在40%以上,企业收入的比重一度还要高于税收收入 1、剥夺了地方财政的主动性 地方政府实际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级财政,不具有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其财权被剥夺至最低限度,它只承担着中央计划被动执行者角色,导致地方理财主动权和积极性的丧失,客观上造成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 2、造成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所有者,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父子式”的权利义务关系。 客观形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在企业内部,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 1978-1993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背景: 1978年12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党的工作重点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分灶吃饭”为标志的“分级包干”型财政体制 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1)1980-1984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并以1979年的收支预算为基数,地方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节余部分上缴;地方财政收入小于支出的赤字部分由中央财政进行调剂或补助。分成比例和基数一定五年不变,在此期间,地方财政可以多收多支,自求平衡。 除个别税种(如关税)之外,所有财政收入由地方负责征收,但所有的税基、税率和上缴利润的办法均由中央确定。 (2)1985-1987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和1980年财政体制主要区别在于:收入划分方法由分类改为分税法,即在两步利改税后的税种设置范围内,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 1988-1993年,进一步改进原包干方法 1988年,中央决定实行一种新的承包体制。全国3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有37个地区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财政包干办法,即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等六种方法。 1978年—1993年 思路: 对外开放:建立涉外税制 对内搞活:全面工商税制改革 1978年—1993年 内容: 1978-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 1978年—1993年 2.利改税 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方案 将大中型国企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实现利润的55%缴纳所得税,剩下的实行调节税 小型国企8级超额累进,最少也是55%, 集体和私营企业是35% 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方案 企业按11个税种向国家交税 由于“利改税”没有达到政府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企业承包经营制便走上前台,国企开始实行“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政策。 工商税制改革 工商税一分为四: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 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 集体企业所得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