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前辅导.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前辅导 请各班班长、学习委员将本班各小组的主题展示视频、创业方案电子版拷贝在一张光碟里,各小组单独文件夹,文件名称为小组名+主题内容+分数。光碟外面需要一张纸做相关说明,班级+小组内容+分数 答题要求: 需要自己在试卷上画表格,将选择题与判断题的答案填写在相应表格内。无表格者一律在最后得分扣5分。 选择题: 题型介绍 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前5题为单项选择,后5题为不定项选择) 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只需要判断 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论述题 拓展题 论述题 加强道德修养/诚信道德建设的途径与意义 (重点之重) 答题技巧: 结合材料、分析道德修养/诚信道德建设的途径、谈谈道德修养/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结合自身谈谈道德修养/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民法与刑法相关知识点: 民事主体、刑事主体资格的认定 宣告死亡 犯罪构成的分析 什么是共同犯罪 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鉴别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正当防卫 民事法律制度 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则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 (2)民事法律行为将产生行为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 (3)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2、意思表示真实 ???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自 然 人 15岁女孩买手机 行为是否有效? 8岁呢? 民事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主体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 内容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 客体 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等 自 然 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智力正常的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他们在法律上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宣告死亡 ??? (1)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定的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死亡。 ??? 宣告死亡所需下落不明的期间分为三种情况: ??? ☆ 期间为四年,即一般情形下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其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 ??? ☆ 期间为二年,即自然人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发生事故之日起满二年的,即可申请宣告其死亡; ??? ☆ 直接申请,即自然人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其利害关系人可直接申请宣告其死亡。 ??? (2)效力:自然人被法院宣告死亡后,即发生与自然人自然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民事主体资格丧失,权利能力终止,其婚姻关系消灭、遗嘱生效、财产继承开始。 犯罪的概念 1 犯罪的构成 A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C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年龄 案例分析 有一少年抢劫团伙屡屡作案,其中小明12岁,被抓后,小明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几种因素。 案例分析: 张某因素与婆婆不和,遂想下毒将婆婆毒死,一日中午,张某将药倒进了煮好的面条里想要将婆婆毒死,正值中午十二点,张某想到小姑放学快要到家了,而婆婆一向心疼小姑,一定会将面条分给小姑一起吃,心中有些不忍将小姑毒死,但碍于杀婆婆心切,也顾不得许多,所以把面条端给了婆婆,正如预料中的一样,小姑放学回家,和婆婆一同吃了下了毒药的面条,结果双双身亡。 该案中,对于婆婆和小姑的死亡,张某虽都是故意杀人,但在意志因素上存在区别: 对婆婆的死亡,张某是希望,即直接故意; 对小姑的死亡,张某是放任,即间接故意。 (3)犯罪的客体 犯罪客体,即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