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最 早的汽车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电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 “无线电之父”意大利人马可尼 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 *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2014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思想史 宏观把握: 世界近代化历程的基本特征 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本专题总体知识结构 科学 革命 技术 革命 物理学 领域 生物学 领域 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从伽利略到牛顿) 量子理论的诞生(从普朗克到爱因斯坦) 相对论的建立(爱因斯坦) 进化论理论(达尔文与赫胥黎) 万能原动机与“蒸汽机时代”(瓦特) 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电气时代”(法拉第、西门子等) 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 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量子理论 (从普朗克到爱因斯坦) 相对论 (爱因斯坦) 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本课知识结构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基础:伽利略(17世纪初) 标志:牛顿( 17世纪晚期) 第2课知识结构 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观 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的意义 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的背景条件 生物进化论 第三四课时知识结构 万能原动机与“蒸汽机时代”(瓦特) 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电气时代”(法拉第、西门子等) 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美国) 向“距离”挑战 人类文明的引擎 (2009高考广东单科)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进化论原理 D.主权在民思想 (2009安徽文综高考)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高考题聚焦 B A C B (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A (08广东单科)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08全国文综一)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C C (08山东文综)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D (2008上海)“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08全国文综一)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A A (2007福建)有文章指出:“美国领先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1课第1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解读.ppt
- 1009二代小额支付系统-饶林解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9课第1框市场配置资源解读.ppt
-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9课第2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读.ppt
- 2014-2015学年广东信宜中学月考7文科综合试题和参考答案解读.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高三(下)3月月考数学试卷(版)解读.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答案解读.doc
- 1012班家长会解读.ppt
- 2014-2015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版)解读.doc
- 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版)解读.doc
- 2014高考一轮复习影响价格的因素解读.ppt
- 2014高考真题汇编经济生活第二单元解读.ppt
- 2014高考政治曲线试题解读.doc
- 2014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二:扩内需_稳增长解读.ppt
- 2014高考政治时事专题:市场起决定作用解读.ppt
- 2014高三第一轮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解读.ppt
- 2014高三第一轮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的概念与运算解读.ppt
- 2009—数一真题、标准答案及解读.doc
- 2009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专利代理实务真题2009年解读.doc
- 2014高三二轮化学复习第1部分专题一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解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