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转录水平的调控 2.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 转录因子的种类 转录因子的作用规律 同一顺式作用元件可被不同的TF识别 同一TF也可识别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 TF与T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当TF与TF或DNA结合时,可导致构象改变,构象改变是实现调控的分子基础。 7.2 RNA干涉 RNA Interference ( RNAi ) RNAi是一种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现象(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 RNAi是dsRNA触发细胞质中与其同源的mRNA的降解,或在细胞核中dsRNA诱导同源的DNA甲基化而导致转录水平上的沉默。 RNAi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是抵御外在感染的重要保护机制。 RNAi 是一个需要多个ATP的过程 (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糖复合物:糖与非糖物质结合而成。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糖蛋白:主要性质接近蛋白质; 蛋白多糖:性质以多糖为主。 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 O-连接与N-连接 糖类与蛋白质的连接方式: N-糖苷键:Asn的氨基与糖半缩醛-OH间形成; O-糖苷键:Thr、Ser等的-OH与糖半缩醛-OH 间形成。 2、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及其在科学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 ? ? 1852 年,比尔( Beer )参考了布给尔( Bouguer ) 1729 年和朗伯( Lambert )在 1760 年所发 表的文章, 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 即液层厚度相等时, 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 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 1854 年,杜包 斯克( Duboscq )和奈斯勒( Nessler )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 第一台比色计。到 1918 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 又出现自动记录、 自动打印、 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 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 ? ? ? 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 的基础上, 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 功能更加齐全, 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 围。 ? ? ? ? 1. 原理 ? ? ?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 能量, ? 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 同的分子 ?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 物质就有其 ? 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 的高低判别或 ? 测 ? 定该物质的含量, 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 就是根据物质的吸 ? 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 - 比尔( Lambert-Beer ) 定律。 即物质在一定 浓度 ? 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 ? ? 2? 应用 ? ? ? ? 2.1? 检定物质 ? ? ? ?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虽 ax 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 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 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外的药典中, 已将众多 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 ? ? ? 2.2? 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 ? ? ?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 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 若两者是同一物质, 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 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 的标 ?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 ? ? ? 2.3? 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 ? ? ? 2.4? 纯度检验 ? ? ? ? 2.5? 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 ? ? ? 2.6? 氢键强度的测定 ? ? ? ? 实验证明, 不同的极性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