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思维解读.ppt
3、内燃机的发展 1673-168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首先提出真空活塞式火药内燃机方案。1690年惠更斯的助手巴本不断试验火药机失败后,设计了相当于真空原理的用水蒸气工作的活塞式发动机,引起广泛的研究和改进,终于在1705-1711年英国人纽科门(瓦特的哥哥)制成了矿井抽水用的真空式蒸汽机(效率不到1%). 1776年瓦特发明了水汽分离冷凝器,将内燃机效率提高到3%,从此开始了蒸汽机时代。 1799法国化学家来蓬提出了混合气式内燃机设想,用照明煤气作燃料,电火花点火 1794年英国人斯却里塔参考蒸汽机原理,提出了用松节油或柏油的内燃机设想 1820英国人莱特发表了用所谓氢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报告,在实验室获得了60转/分成绩 1833莱特提出所谓“爆发”发动机专利,可是未能实施 1857意大利人巴尔桑奇和马特衣西试验了“自由活塞”发动机,第一次实现了爆发做功。它不用曲柄连杆机构,活塞与输出轴之间用齿轮齿条 内燃机发展与其零部件逐步完善分不开。早期活塞环采用皮革,直到19世纪才出现金属密封环 经过70多年改进,1860法国人兰诺终于研制成功第一台足以实用的煤气机。他没有提出新方案,只是把已取得的各项成就巧妙结合起来。采用了涨力环,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一部二冲程、无压缩、电火花点火的煤气机。热效率4%。第一次批量生产内燃机 1876德国人奥特终于研制成第一台四冲程往复内燃机热效率12-14%,1894提高到20%以上,奥特因此获得“内燃机发明人”荣誉 其实在他之前,1872-1873德国钟表工人雷特曼研制成功一台四冲程煤气机,与奥特打过官司,但雷特曼是贫苦工人,无力及时推进自己发明而被埋没 随着石油工业蓬勃发展,比煤气热值高1倍以上的汽油和柴油逐渐引起注意,不断有人探索,19世纪30年代就有人摸索用汽油,终于1883年戴姆勒研制成集汽油机大成的第一代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汽油机,转速从200转以下提高到800-1000转 1892德国人狄赛尔提出以煤粉为燃料的压燃式发动机设计。5年后,最后研制成功完全靠压缩着火的、采用液体燃料的柴油机。至此,往复式内燃机发明已经全部完成。 马云创业 1964年9月10日,马云生在杭州。父母是半文盲。马云英文很好,13岁起,骑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数学很差,敢考1分;自幼习武,喜欢打架,打得缝过13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 18岁,当他想上北大的时候,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岁,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20岁,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因同专业招生不满,后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 1984年,考上大学,只论英语,马云从此如鱼得水。很快当选校学生会主席,随后当选杭州市学联主席。1988年毕业,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教英语,每月89元工资。马云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因此,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做不过来,于1992年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 。 海博第一个月全部收入700元,房租2400元。为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海博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马云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1994年海博持平,1995年开始赚钱。海博翻译社赚钱之后,马云就没再管它。 1994年圣诞节后一周,杭州电子工学院。来自西雅图的外教比尔在和马云聊互联网。两个都不懂互联网,但这并不妨碍,比尔讲得很激动;也不妨碍,马云听得很激动。此时的马云,已经决定创业。“此前教给学生的东西都是从书本上贩卖而来,是在误人子弟。没意思。”马云在找机会。 1995年初,马云受托,作为翻译来到洛杉矶沟通落实一起高速公路投资,未果。马云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比尔。信仰互联网的比尔领马云去西雅图第一个ISP公司VBN参观 两间很小的办公室,猫着5个对着屏幕不停敲键盘的年轻人。马云不敢碰电脑。公司的人说,不要紧,你就用吧。公司的人打开Mosaic浏览器,键入L,对马云说:“要查什么,你就在上面敲什么。”马云在上面敲了个beer,搜索出了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就没有中国啤酒。马云敲Chinese,返回是no data.,马云又敲china history,找到一个50字的介绍。 马云问:“为什么有些能搜索到,有些搜索不到?”公司的人告诉他:“要先做个homepage,放到网上去,然后,全世界人都能搜索到了。” 马云马上想到应该给海博翻译社做个homepage。上午9:30,马云守在机器旁,等着海博翻译社网页完工。按照马云的意思,制作人员在海博翻译社网页写明了报价、电话和信箱。中午12:30,马云离开。晚上,马云回来收到5封回信。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客户来问翻译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