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延安等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解放日报》改版 《解放日报》改版的过程 《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与收获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国统区新闻事业 抗战初期上海等地的新闻事业 上海:《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创办,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有国民党参加,郭沫若任社长,夏衍等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11月21日停刊.38年1月1日,迁广州复刊,后又迁到桂林出版.直到1941年2月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停刊.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国统区新闻事业 抗战初期上海等地的新闻事业 中国青年记者协会:1938年3月30日汉口成立,其前身为上海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是范长江.”青记”是一个全国性进步的新闻记者组织,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会刊为新闻记者月刊,范长江主编.武汉沦陷后,总部先后迁到长沙,桂林,后定于重庆.以”青记”会员为骨干,筹建了”国际新闻社”,该社于1938年10月20日在长沙成立,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为范长江,胡愈之,孟秋江等.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上海”孤岛”的新闻事业: 孤岛是指, 上海沦陷后从1937 年11 月12 日到1941 年12 月8 日的租界. 共产党和其他爱国人士利用租界宣传抗日, 成为孤岛新闻事业的主流. 共产党领导的报刊: 译报( 夏衍主编) 洋旗报: 每日译报, 文汇报( 严宝礼), 申报, 新闻报, 华美晚报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统区新闻事业 拒检运动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以“非常时期”为借口,制定一系列出版审查条例,实行原稿送审制度,以此限制新闻出版。1945年7月1日,国民参政会的6位参政议员去延安访问,黄炎培写成《延安归来》没有送审就出版,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解放区的新事业 从反”客里空”运动到“客里空” 从《晋绥日报》到毛与《晋绥日报》工作人员的谈话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我党的新闻思想来源 1.毛泽东与《晋绥日报》工作人员的谈话 2.刘少奇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3.喉舌论 4.双办方针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电视、报纸、报业结构的特点和初期报纸工作有哪些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建立起一个公营新闻事业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新华通讯社系统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电台系统。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业务的探索和改进 “邮发合一”:是1949年12月,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决定的报纸发行方针,即把报纸发行主要委托给邮政局办理,通过全国邮路扩大发行范围。 练笔运动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1956年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1956年《人民日报》的工作改革与收获:1956年7 月1 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当天的社论《致读者》阐述了改版的目的与重点。着重从三个方面改进工作: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 1956中央批准这个报告,认为《人民日报》改进工作的办法是可行的。中央还希望各地党委所属的报纸也能够进行同样的检查,以改进报纸的工作。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唯一有考察价值的章节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调整和改进 北京电视台:1958年5 月1 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9 月2 日,正式开播。1978年5 月1 日改名中央电视台。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于1957年3 月17日在北京成立,邓拓为会长。这个组织的前身是1937年11月8 日在上海诞生的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略)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论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经过与意义 经过: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标准只有一个》,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客观实践。5 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略)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论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经过与意义 意义: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肃清极左思想影响,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新闻界旗帜鲜明地宣传报道了正确的观点,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1年1 月,全国记协会通过。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_T 267-2023 油浸式全密封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VIP
- 一种新型的化纤打包机.pdf VIP
- 山东黄金集团招聘考试题库.pdf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环形混凝土电杆标准.pdf VIP
- 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NB∕T 47018.4-202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pdf
- 山西博大集团寿阳京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doc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