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首秀中国航展.docVIP

中国空军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首秀中国航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空军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首秀中国航展 首秀中国航展的中国空军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与本文作者合影。钟牟仁??摄 人民网珠海11月12日电 2014年11月11日,广东珠海,迎来中国空军成立65周年纪念日,第十届中国航展开幕日。 珠海的清晨,被人群的欢呼声唤醒。上午10时许,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6架歼-10表演机,拔地而起,直入云霄,以炫丽的“空中芭蕾”,为空军65岁生日献礼。 歼-10落地,飞行员余旭和陶佳莉挽着头发,微笑着对观众们打招呼。她们俩,和盛懿绯、何晓莉,同为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飞行时间都在800小时以上,都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庆典上飞跃天安门。她们是“雷霆玫瑰”,也是懂得飞翔的鸟儿。 我心飞翔,高处风景美……在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中,一则叫做《我心飞翔》的小品让人记忆犹新。小品中的原型,就是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 9月16日,北京,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在第十届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将驾驶歼-10表演机首秀中国航展。消息一经发出,引发公众对这些“女汉子”们的好奇。 因着这份好奇,我有幸在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转场珠海参加航展之前,在天津“大本营”与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一番畅谈。 那天晚上,我是坐在会议室里等她们进来的。第一个走进房间的是何晓莉,她将短发利落地扎起来,身着空军夹克,笑着和我打了招呼,气氛便一下子柔和起来。接下来的“依次亮相”,每一眼都可以用“悦目”来形容,印象中的“刚”和见面时的“柔”融在一起,仿佛再一次走大学校园,清爽又新颖的心情不觉而至。 采访中,4名女飞行员告诉我,针对此次航展,他们从10月份,就开始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创新了一批飞行动作,飞行强度、工作节奏也均相应所增加。主飞3号机的何晓莉介绍,在这些新加动作中,她认为六级筋斗的难度是最大的。 何晓莉说,之所以六级筋斗的难度最大,是因为编队飞行中,每一架僚机都需要根据前后机机位做调整。她举了个例子,若1号机修正一次,3号机则需修正两次,后面的僚机再相应增加到四次,而正是修正量调整的不稳定性,增加了这个动作的难度。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国际航展,姑娘们也难掩欣喜,她们说,中国航展与一般的飞行表演不一样,这次更多的是给飞行爱好者展示飞行实力的舞台。 歼击机超音速飞行,机动性能强,操作技术难度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英等少数国家培养了少数歼击机女飞行员。与男性相比,飞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采访过程中,女飞行员们表演出的多是一股“不让须眉”的劲儿,但她们也承认,女性在独立驾驶单机特别是表演机时,相对于男性,需要对自己体能和毅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余旭是个典型四川姑娘,外表娇小可人,交谈后,发觉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她的体型在4个女飞里面看上去是最瘦小的,她说男女飞行员确实是有区别的,女生的天生空间定向能力跟男生相比空缺,这其中有先天也有后天的因素,但小身体里蕴藏着大能量的她又笑着说,我觉得可以克服。 空中过载是飞行员在高空高难度飞行时,必须要克服的挑战之一。飞机在作转弯,拉升,俯冲,倒飞等等机动动作时会受到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升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这个道理就好像我们平常在坐过山车时会感觉身体不适,执行高难度飞行时的过载力可想而知。据介绍,在专业抗载荷训练中,飞行员的达标标准是7个G,这就相当于七倍的体重加在人身上,长时间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是很难受的,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非常高。而对于女性的身体机能来说,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一旦过载量超过可承受范围,便会出现“灰视”甚至“黑视”的现象。采访中,何晓莉告诉我,7个g可以瞬间达到,如果持续时间短是可以承受的,但因为女性的大脑供血量比男性要低,时间稍长难受的感觉就很明显。 但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男女飞行员的训练科目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即使在空中过载过量,也必须有办法克服,盛懿绯介绍说,一般她会采用h p 呼吸法,短促地呼吸,使肌肉紧张,降低血管压缩能力,当脑袋回流血液的速度减慢时,就不容易出现“灰视”或者“黑视”。此外,盛懿绯还向我们介绍,除了空中过载之外,飞行过程中的另一大危险是出现错觉,即在复杂的气象环境下,云层后,能见度低,人极易出现错觉。 其实不难想象,从一名普通的女孩到可以承受高强度飞行的歼击机女飞行员,这些姑娘们走过一段很长的路。2005年5月,中国空军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第8批女飞行学员中选拔培养歼击机女飞行员。当年9月,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来自12个省市的35名幸运儿,从20余万名应届女高中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而当我们问到这几个姑娘为何选择这份志愿时,她们都用了同样的表述:挑战,热爱。 “挑战自我,高飞远航”,是余旭现在的座右铭。而当初,余旭在看到招飞的信息后早早自己下了决心,回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