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课件8.ppt
* * 鉴赏作品的形象 ——人物形象 “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一: 温故知新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物 诗歌形象 人 景 人物形象 ①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开始! 寻找读懂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一、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寻找初体验 思考:你品读到的诗人形象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补充资料: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清高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寻找再体验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思考:你品读到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依据是什么?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加以分析。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课前作业2点评】 超凡脱俗,悠闲自在 三(9) 孤独,自我陶醉 三(9) 同学答案展示: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 三(11) 同学答案展示: 通过众鸟飞尽,孤云独闲的景象描写,表现了凄凉萧瑟的特点,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的情感。 三(9) 同学答案展示: 通过“众鸟”“孤云”的对比,写出了诗人自身的孤寂。诗人离开朝廷四处游玩,如同一片孤云。表现了一个清高、孤寂的诗人形象。 三(9) 同学答案展示: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离自己很高而且已经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全面展示了他的清高。 诗歌表达了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学以致用】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