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docVIP

七年级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doc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学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 2.掌握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2.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情怀。 2.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北京紫禁城 2.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教学难点 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 1.情景设置法。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教材的导入内容,设置到嘉峪关旅游的情景,然后补充:“据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像法。讲紫禁城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录像或照片,向学生展示午门、皇极门、三大殿、角楼、琉璃瓦顶、汉白玉栏杆、高大的城墙等实物形象,使学生形成紫禁城建筑特色的感性认识。 3.讲解法。注重总体布局,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的传统。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楚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等内容。 4.实物展示法。讲解长城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录像或照片,向学生展示秦汉长城和明长城的实物形象。应通过对明长城的城壕、烽燧、敌台、城堡、关隘的了解,使学生形成明长城是冷兵器时代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认识。 5.讨论法。对于三部科学巨著及其作者,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能从中得到什么。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影像制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嘉峪关 (放关于嘉峪关的录像,最后定格在上图位置) 同学们,甘肃的嘉峪关和河北的山海关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端,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于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关城略称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清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诗中写到:“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据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那么,明朝是怎样修建长城的?除了长城,还修建什么伟大的工程?明朝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据国外的有关报道,人类在卫星上所拍的照片中,能清晰可见的人造景观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长城不愧为中国人民的骄傲。明代是我国修长城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洪武元年1368年始至16世纪共200年的时间,明长城才基本建成。其工程量之大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若将其所用砖、石、土方等来修建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城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关于明长城的具体情况,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一、建筑成就{ 1.北京城 世界建筑的瑰宝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第一段的描写。 [师生朗诵]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里面的宫殿楼阁,千门万户,金碧辉煌,气象万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投影显示] 明朝的北京城 [教师讲解](展示长城模型或图片)同学们,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北京城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宫城、皇城和京城。其格局的特色是:宫城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京城;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整体格局。北京作为数代都城的所在地,其格局也是都城营建的最终结果。古代中国的都城建设所特定的原则造就了古代的北京城,这些规矩是: 第一,皇宫必须安排在全城的中心位置上,这是都城格局的一个重心。都城的核心地带是皇城,而皇城的核心地带则是皇宫。皇宫居中,以其南北中轴线作为整个皇城以及都城规划的中枢;南北中轴线还是象征政权的王朝依次排列的所在,由此体现皇宫的主导地位。 第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是都城格局的两个基本点。左祖右社,就是说,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也即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前朝后市,就是说,皇城的前部是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之地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