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一认识有机物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专题1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物) (有机物) 一般指含碳的化合物 注:CO、CO2、Na2CO3、NaHCO3、等含碳化合物因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食 衣 住 用 行 其它 二、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及特点 有机物特点 多:种类繁多、数目庞大 燃:易燃烧 难:大多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低:熔点、沸点低,挥发性大 慢:反应速率慢 聚四氟乙烯 酚醛树脂 聚丙烯 高分子分离膜 医用高分子材料 人工肾脏 “有机化学” 这个概念的提出 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限的化学家 ——18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 ——德国科学家维勒 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年在_______诞生. 结晶牛胰岛素 1965 中国 四、有机物的研究方法 1、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1)定性------确定有机物中的元素种类 C H O X 钠融法:确定含有N、Cl、Br、S等元素 铜丝燃烧法:确定含有卤素--火焰为绿色 元素分析仪: (2)定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①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根据CO2、H2O的量求碳、氢原子的质量 ③根据碳、氢的质量确定是否含氧及所含氧的多少 四、有机物的研究方法 2、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1)定性------确定有机物中的元素种类 ④求有机物最简式,结合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1、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2、实验测得某烃A中含碳80%,又测得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30。求该化合物的最简式和分子式。 B、D CH3 C2H6 CH3 C2H6 四、有机物的研究方法 1、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2、有机物结构的研究 (1)李比希的“基团”理论 (2)红外光谱 (3)1H核磁共振谱 氢原子种类不同(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 特征峰也不同 手性分子 拓展视野 左手和右手不能重叠 左右手互为镜像 对映异构体和手性碳原子 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原子上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对映异构体。其中,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手性分子丙氨酸的结构模型 丙氨酸分子 CH3-CH-COOH NH2 手性碳原子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Cl2F2 B.CH3—CH—COOH C.CH3CH2OH D.CH—OH CH2—OH CH2—OH OH B 课堂练习 A.OHC—CH—CH2OH B. OHC—CH—C—Cl C.HOOC—CH—C—C—Cl D.CH3—CH—C—CH3 H Cl OH Br OH Cl H Br Br CH3 CH3 2.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B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 1832年和维勒合作提出“基团论”:有机化合物由“基”组成,这类稳定的“基”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写出下列基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OH -NO2 -COOH -NH2 醛基 乙基 甲基 酯基 苯基 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 2、红外光谱的应用原理 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时,分子中的化学健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红外光谱仪 下图是一种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C—O—C C=O 不对称CH3 CH3CH2COOCH3或CH3COOCH2CH3 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