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礼制建筑.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礼制建筑.ppt

祾恩门全景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祾恩门石阶踏道侧面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祾恩殿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祾恩殿室内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二柱门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石五供及方城明楼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方城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宝顶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长陵大红门 长陵裬恩殿 长陵石五供 长陵方城明楼 长陵鸟瞰 长陵二柱门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四、朝、堂 朝是皇宫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皇权的统一天下及封建统治的江山永固,所以也泛指朝廷。 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敬神祭祖、宾客会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即民居中的堂屋。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五、阙、华表、牌坊 阙在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宫殿、第宅、祠庙和陵墓之前。阙大体是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例如春秋时(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宫殿的正门建阙;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则宫殿、陵墓均建阙,东汉时许多贵族和官僚的第宅、祠、墓也建阙,以志官爵和功绩。阙身上部有人物、走兽、车马、四灵等浮雕。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华表为成对的立柱,起标志或纪念性作用。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代称桓表。元代以前(公元1271年以前),华表主要为木制,明以后华表多为石制。华表和栏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时的华表主要立在宫殿、陵墓前,个别有立在桥头的,如北京卢沟桥头。明永乐年间(公元1402年左右)所建北京天安门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华表是现存的典型。北京文津街北京图书馆的华表是从圆明园移来的,也是华表佳作。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牌坊又称牌楼,其来源与古代常用坊门表彰人或事有关。牌楼建立于离宫、苑囿、寺观、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处时,冲天牌楼则多建立在城镇街道的重要处,如大路起点、十字路口、桥的两端以及商店的门面。前者成为建筑组群的前奏,造成庄严、肃穆、深邃的气氛,对主体建筑起陪衬作用;后者则可以起丰富街景、标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镇中有跨街一连建造多座牌坊的,多为“旌表功名”或“表彰节孝”。在山林风景区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观的前奏,又是山路进程的标志。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 (三)、等级观念 1.帝王陵墓------称为“山”、“陵”、“陵寝” 、 “万年吉地”(重选址,重风水) ①规模宏伟,坚固耐久,构筑精美 ②地下建筑称为“方中”、“玄室”、“幽宫”、 “地宫” ③高大厚实的“封土”称为“方上”、“宝顶”、 “宝城” ④占地可达数百平方公里(陵园) ⑤建筑型制,用料,装修,色彩均有等级限制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藩王坟平面 帝陵平面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2.臣民墓------形式简单,规模有限,地下建筑多为土坑 ①称为“土壙” 、“墓壙”、“墓穴”、“墓室” ②其上垒成“土丘”,俗称“封土”,大者曰“冢”、“丘”, 一般称为“坟头” ③“寿地”、“幽宅”-----坟域 · 归属性---一般不能共用,必葬入属于自己的墓地。 如:明十三陵(十三个皇帝) 清东陵、西陵(九座帝陵、六座后陵)各自成一组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四)、发展演变过程 1. 早期:    《礼记》 墓而不坟    《周易》 不封不树 2.秦陵----以高为贵,以方为尊 345x350x43(现存最古老的帝王陵墓) 选址、规模、兵马俑、地宫、陵园门、技术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3、汉陵----帝王墓由此时称为“陵”;臣民为 “坟墓” ①形成完善的规制,“封土”为方形,俗称“方上”,地宫为“方中”(汉武帝陵,240x240m) ②形成帝陵建筑群 ③出现石像生-----东汉起 ④东汉的规模相对减小,不如西汉的一半,提倡薄葬。 第三节 明伦示礼—礼制建筑 4、 三国至隋 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盗墓严重,主张薄葬,陵墓规模缩小,地上不留痕迹----衰落期 [演变]从早期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