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资料.doc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819中国古代文学 适用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约52分 第二部分 约52分 第三部分 约46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史”等1门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学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部分重点:第二、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章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起源与原始歌谣 第二节 古代神话 第二章 《诗经》 重点:国风。 第一节 有关《诗经》的几个问题 一、《诗经》的分类 二、《诗经》的编订与传布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一、艺术成就 1.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形式上以四言句式为主,杂用三、五、七、八言;多采用隔句押韵的方法,也有句句韵及其它押韵法。在结构上,大都采用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造成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二、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重点:《左传》《战国策》。 第一节 《尚书》《春秋》 第二节 《左传》《国语》 一、《左传》 “春秋三传”。文学价值。 二、《国语》(国别体史书) 第三节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汉刘向重加编校。民本思想。文学价值。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重点:第一节之第一,第二节,第三节之《庄子》 第一节 《论语》《墨子》 一、孔丘和《论语》 二、墨翟和《墨子》 第二节 孟轲和《孟子》 第三节 《老子》《庄子》 第四节 《荀子》《韩非子》 第五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 重点:《离骚》《九歌》 第一节 楚辞的名称及来源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 第三节 《离骚》和屈原的其它作品 一、《离骚》 《离骚》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楚辞体”。 二、《九歌》;三、《九章》;四、《天问》;五、《招魂》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节 宋 玉 第六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 第一节 秦代文学 第二节 贾谊的骚体赋与政论文 第三节 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 第四节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第五节 刘向的故事散文 第六节 扬雄《法言》及其文学批评 第七章 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 重点:理解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三、悲慨激扬,富有强烈的抒情性。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第三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八章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 第一节 桓宽、刘向、扬雄 第二节 班固及其《汉书》 第三节 王充的文学批评 第四节 张衡和东汉的抒情小赋 第九章 汉代乐府民歌 重点:第二、三节。 第一节 关于乐府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 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 第四节 孔雀东南飞 第十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古诗十九首》。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第二节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和艺术 艺术性最突出的是:(一)长于抒情。 (二) “深衷浅貌,短语长情”。 第十一章 建安文学 重点:建安诗歌。 第一节 建安文学总说 “建安风骨”。三曹。七子。 第二节 曹操 曹丕 第三节 曹植 “骨气奇高”与“词采华茂”的统一。 第四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第十二章 正始西晋文学 重点:阮籍、嵇康、左思 第一节 正始文学 一、阮籍 《咏怀诗》八十二首。“阮旨遥深”。 二、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送秀才入军》,风格清峻。 第二节 西晋文学 太康文坛: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西晋末期永嘉文学:玄言诗风。西晋末的刘琨和郭璞。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重点:陶渊明田园诗作及其艺术成就。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田园诗。 二、咏怀诗。 三、散文和辞赋。 第三节 陶照明作品的艺术成就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