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 解剖学基础 第一掌骨为掌骨中最粗短者,底的上面为鞍状关节面,与大多角骨相关节,关节面从内侧到外侧呈凸状,从掌侧到背侧成凹状,适应拇指的对掌功能。底的两侧无关节面,不与相邻的掌骨底接触。底的外侧有小结节,为拇短展肌附着:底的内侧粗糙,为拇短屈肌附着。第一掌骨的骨折多发生在基底部,或基底部骨折合并腕掌关节脱位,而易产生畸形愈合。 骨折分类 I型::又称Bennett骨折,掌骨基底骨折合并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 II型:掌骨基底粉碎性骨折合并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 III型:骨折线不进入关节内,在第一掌骨基底发生斜形骨折。 闭合复位外固定 石膏固定:先于第1掌骨基底部放一软垫保护,自前臂至拇指近节上一石膏管型,在石膏未凝固前,进行手法整复,术者一旦感觉骨折已复位时,将拇指掌骨置于外展、掌指关节轻度屈曲位,直到石膏硬固为止。透视检查若骨折复位满意,制动5周左右,多可愈合 。有人将石膏进行改良,制成蝶形石膏。 弓形夹板固定 :用一弓形木板放在桡骨桡侧及第一掌骨背侧,弓形板的弯曲部正好放在腕掌关节处,用宽粘膏将弓形板近端固定在前臂及腕部,远端用粘膏将掌骨头及软垫环绕固定在弓形板上使掌骨位于外展位及轻度背伸位。由于弓形板有一定弹性,骨折脱位处又有软垫挤压力量,故防止骨折脱位及成角比较有效。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闭合复位后,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骨折端,或采用克氏针沿第1掌骨纵轴纵形穿针固定。对关节内骨折,内侧有较大骨折块者,可用钢针将掌骨固定在内侧骨折块上;若内侧骨块较小,不易用钢针固定时,可在复位后将掌骨固定在大多角骨上,或贯穿第1掌骨后将其固定在第2掌骨上。 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 于骨折远端,拇伸肌腱两侧,选择垂直骨干长轴,间距约10mm的两进针点,钻入半螺纹骨针两根,骨折近端进针点的选择视骨折部位而定,I型或II型骨折的近端进针点选在大多角骨或桡骨茎突附近,将针尾穿入骨针基座并与弧形板两端椭圆孔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1:克氏针固定:在第一掌骨桡背侧作“L”形切口,近侧弯至掌横纹,暴露骨折处,对好关节面,用巾钳作暂时固定。用克氏针作内固定,将第一掌骨底部与内侧三角形骨片固定在一起,再用第二根克氏针由第一掌骨底部进入大多角骨进行固定。 2:克氏针固定:沿第一掌骨桡侧作纵行切口。用克氏针由第一掌骨底部一直插入到大多角骨,再用第二根克氏针由第一掌骨近侧1/3部钻入第二掌骨。 3:钢丝固定:于拇指腕掌关节桡背侧做“s”形切口,将骨端钻孔后,穿入钢丝,成“吕”字形,分别以相反方向缠绕固定。术后拇指于外展对掌位石膏固定4周。 4:骑缝钉固定,只适用予简单的III型骨折。 5:微型钢板固定:予第一掌骨桡侧背面作一弧形切口,在腕横纹处弯向掌侧,显露骨折部,切开腕掌关节,可见骨折断端和腕掌关节面。牵引拇指后,将骨折断端复位,以克氏针作暂时固定,再用2~3孔“T”或“L”微型钢板固定,以直径为2.7 mm的螺丝钉固定,修复腕掌关节囊。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 1、手法复位外固定: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的优点,但稳定性差,尤其对Bennett骨折。 2、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优良的优点。 3、外固定器治疗:稳定性良好,调节方便,固定阶段只局限于骨折段,对相邻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尤其对粉碎性骨折和复合性骨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4、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允许早期活动的优点,但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损坏骨折端血液循环。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技术方案.ppt
- 电亮·未来—智能电网”讲座学习(上下集完整版)技术方案.ppt
- 第一章系统平台技术方案.ppt
- 第五章水生花卉(NXPowerLite)技术方案.ppt
- 第一章现代礼仪概述技术方案.ppt
-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技术方案.ppt
- 第五章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加工工艺技术方案.ppt
- 电亮·未来—智能电网”讲座学习(上下集完整版)免费技术方案.ppt
- 第五章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技术方案.ppt
- 第五章投资项目的财务技术方案.ppt
- 2018电力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110(66)kV输电线路工程分册).docx
- 2025海康威视DS-2FTWDS-305扬尘气象传感器产品用户手册.docx
- 2025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1-3部分).docx
- 2025海康威视DS-2FTT20Q-OWNY气象多参数监测站产品用户手册.docx
- 2016连锁混凝土预制桩墙支护技术规范.docx
- 2016低热硅酸盐水泥应用技术规程.docx
- 2025海康威视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手册.docx
- 2025海康威视DP4000系列3D激光轮廓传感器用户手册.docx
- 2021哈希 sc100™ 1720E 分析系统仪表使用说明书.docx
- 2025海康威视安检复检平台配置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