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 1840年—1956年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你能说出它们各代表哪种吗? 从题型看——多以选择题为主,偶有主观题出现; 从命题思路看——注重通过图表、材料分析信息,立足文明史观,突出近代化主题; 从内容看——集中在近代列强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等主干知识上; 巩固练习 1、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④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课前自我检测: 1、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表现、影响? 2、洋务企业兴办的背景、目的、结果、影响 3、民族工业的产生及发展:原因、特点 (1)19世纪70年代前后 (2)甲午战争后至1903年: (3)1904—1907年期间 (4)民国建立至一战期间: (5)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6)日本全面侵华时期 (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专题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1840---1912;民国:1912---1949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洋务经济兴衰 C、民族资本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发展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考纲: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E、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927——1949) F、新民主主义经济 (1927——1956) 民族资本主义 外国资本主义 自然经济 近代前期中国四种经济成分的关系 瓦 解 瓦解 诱导、阻碍 洋务经济 刺激、阻碍 抵制 瓦解 依赖、抵制 问题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时间:出现:春秋时期 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之后 彻底解体:1956的年三大改造完成 2、特点:地位:近代虽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区域:由沿海向内陆扩展,但过程漫长 探究6: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体现的能力要求: 对有效信息进行合理解读; 使用批判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问题二:洋务企业 1、洋务运动官办企业与传统官办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机器生产与手工操作;近代有雇佣关系 因军事产品不投放市场,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 2、中国早期经济近代化与西方经济近代化的不同 探究2(1)汉阳铁厂的兴衰 影响:减少了办厂的阻力; 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 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发展。 问题三: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拨:中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19世纪7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产生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资本主义萌芽在列强侵略中被截断,近代资本主义是在外资和洋务企业刺激下产生的,两者并不是继承发展关系 1、(2012,重庆)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 ) 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 B 2、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19世纪70年代前后 (2)甲午战争后至1903年: (3)1904—1907年期间 (4)民国建立至一战期间: (5)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6)日本全面侵华时期 (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列强侵略; 政府政策; 群众和实业家的斗争与努力; 政局动荡; 官僚资本; 自然经济; 自身特点…… 3、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 (2)作用:经济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化;史实:民族工业兴起,改变了经济结构,瓦解自然经济。(1分) 政治上,推动了中国民主化(1分);史实: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1分) 思想上,促进了思想解放(1分)。史实: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1分) 社会上,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城市化。(1分)史实: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称呼礼仪变化等,城市交通、通讯得到巨大改善。(1分) 课堂探究7 问题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与世界形势 1、一战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