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面的基本性能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05-05 岩石力学之 结构面的性质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基本内容 1 结构面概述 岩石(Rock)矿物、岩屑...... 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 岩块(Rock block 或 Rock)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岩体(Rockmass) ...... 一、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一)地质成因类型   原生结构面   构造结构面   次生结构面 (二)力学成因类型   张性结构面   剪性结构面 (一)地质成因类型 1.原生结构面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是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有层理面、软弱夹层、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等。 岩浆结构面是岩浆侵入及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包括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各期岩浆岩之间的接触面和原生冷凝节理等。 变质结构面在变质过程中形成,分为残留结构面和重结晶结构面。 2.构造结构面 是岩体形成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破裂面,包括断层、节理、劈理和层间错动面等。 3.次生结构面 是岩体形成后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面,包括卸荷裂隙、风化裂隙、次生夹泥层和泥化夹层等。 (二)力学成因类型 1、张性结构面是由拉应力形成的,如羽毛状张裂面、纵张及横张破裂面、岩浆岩中的冷凝节理等 特点:张开度大、连续性差、形态不规则、面粗糙,起伏度大及破碎带较宽,易被充填,常含水丰富,导水性强 2、剪性结构面是剪应力形成的,破裂面两侧岩体产生相对滑移,如逆断层、平移断层以及多数正断层等。 特点:连续性好,面较平直,延伸较长并有擦痕镜面等。 二、结构面的规模 Ⅰ级 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壳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 Ⅱ级 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 Ⅲ级 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Ⅱ、Ⅲ级结构面控制着工程岩体力学作用的边界条件和破坏方式,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边界面,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Ⅳ级 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及较发育的片理、劈理面等。是构成岩块的边界面,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影响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分布状态。    Ⅳ级结构面主要控制着岩体的结构、完整性和物理力学性质,数量多且具随机性,其分布规律具统计规律,需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 Ⅴ级 又称微结构面。常包含在岩块内,主要影响岩块的物理力学性质,控制岩块的力学性质。   Ⅰ-Ⅲ级结构面为实测结构面:经野外地质测绘工作,按其结构面的产状及其具体位置,直接表示在不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上。Ⅳ-Ⅴ级结构面为统计结构面:只能在野外有明显的岩层露头地点进行统计,经过室内作结构面密度统计图,认识其统计规律,它们不能直接反映在工程地质图上,但可转化为结构面的组合模型反映在岩体结构图上。 三、产状 走向、倾向、倾角 结构面与最大主应力间的关系控制着岩体的破坏机理与强度。 The dip is the angle in degrees between a horizontal plane and the inclined plane, measured down from horizontal. The strike is the compass direction (North) of the horizontal line form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a horizontal plane and an inclined plane. 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 1、线连续性系数:指沿结构面延伸方向,结构面各段长度之和(Σa)与测线长度的比值。 用线密度来估算岩体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 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两壁面间的垂直距离。 结构面两壁面一般不是紧密接触,使结构面实际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结构面粘聚力降低和渗透性增大。点接触 如在层流条件下,平直而两壁平行的单个结构面的渗透系数(Kf)可表达为: 结构面的形态可以用侧壁的起伏形态及粗糙度来反映。 结构面侧壁的起伏形态分为:平直的、波状的、锯齿状的、台阶状的和不规则状的。 结构面的粗糙度用粗糙度系JRC(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表示。 随粗糙度的增大,结构面的摩擦角也增大。 根据标准粗糙度剖面将结构面的粗糙度系数划分为10级。 八、充填胶结特征 九、软弱结构面 软弱结构面是岩体中具有一定厚度的软弱带(层),与两盘岩体相比具有高压缩和低强度等特征,在产状上多属缓倾角结构面。 主要包括原生软弱夹层、构造及挤压破碎带、泥化夹层及其他夹泥层等。 特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