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寄语: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用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 * 一根稻草,两种命运 那一年,肖琴五年级,妹妹肖燕云2年级。两个喜欢读书的土家族小姑娘在欣喜的盼到开学的9月时,却在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前呆住了…… “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个上学,这两个稻草一长一短,抽到长的去上学,抽到短的留在家里做事……”妈妈说。 结果妹妹抽到了长的,妈妈对肖琴说:“你认命吧!” 劳作了一天之后,坐在门口的老树上,肖琴偶尔会目光空茫:她的成绩曾那么好,比妹妹要好,考试从来不出前三名。 妹妹说:“如果姐姐读书,一定能考上大学,而且肯定比我好得多。” “现在我还没有条件,等将来毕业后,我一定要让姐姐的小孩上一个很好的学校,不让这种悲剧重演。 ” 现在妹妹研究生毕业后,在江苏的一所师范学院当老师。然而姐姐仍然在家务农。 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和种田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生活。1991年5月,记者到张湾小学采访时发现了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此后她受到希望工程资助完成了大学学业,大学毕业后苏明娟成为了安徽工商银行的白领。 东阳的故事 姐妹俩、苏明娟、东阳四人的命运为什么会不同? 实话实说 案例 期中考试结束后,初一某班召开家长会。刘婷未到校,班主任问其家长。 家长说:孩子学习太差,让她回家帮忙,不上学了。 班主任说:这是违法行为。 家长说:上不上学是我们的权利,是我们自己的事。更何况女孩儿读那么多书有啥用。 (1)提问:班主任说得是否太严重?为什么? (2)分析家长的话: 上学接受教育是否是他们的权利?为什么? (3)继续分析家长的话:上学仅仅是个人的事吗?为什么? (1)提问:班主任说得是否太严重?为什么? 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③《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分析家长的话: 上学接受教育是否是他们的权利?为什么? 是。因为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不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优质的生活。要实现这种高于生存的目标,更是离不开教育。可见,教育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教育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从这个角度上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3)继续分析家长的话:上学仅仅是个人的事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要求的角度讲,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受教育既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又是我们的基本义务 受教育 (个人) 更好就业 发展自己 (国家) 国家繁荣 社会发展 基本权利 基本义务 权利:从个人生存和发展对国家要求的角度讲 义务:从国家发展对公民要求的角度讲 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②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③从国家发展对公民要求的角度讲,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书包是一个四百克洗衣粉塑料包装袋 艰难求学路 他们的食堂 他们所穿的衣服和鞋子 在这里,学生却只能在这样晴天四面风,雨天八方水的教室里苦苦求学…… 你见过这样的宿舍和书房吗?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这几幅图给你的感受 ?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行动篇 期中考试结束后,初一某班召开家长会,刘浩家长与班主任的对话。 刘浩家长说:孩子平时爱上网玩游戏,还偷学着抽烟、喝酒,结交社会上的一些朋友,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各科成绩都太差,不让他上学了,回家跟我到工地上去打工,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班主任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违法的行为。 刘浩家长说:上不上学是我们的权利,是我们自己的事,更何况读那么多书也未必有用。 思考: 1、班主任与刘浩家长的说法谁是谁非,为什么? 2、刘浩假如不想辍学回家,请帮他出出主意? 为了让刘浩重返校园,居委会、学校领导、班主任等人多次找其父协商,但都没能解决问题,最终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恢复受教育权。法院一审判决:家长有义务让孩子接受法律规
文档评论(0)